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一、 以身作则,感化学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之中”。辅导“问题生”“学困生”时,要心存爱心、细心、耐心,使他在教师的感染下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例如,教学一年级的“时、分”和三年级的“秒”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用一分钟数脉搏、写字、跳绳、拍球,一秒钟数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时间过得很快,时间有多么宝贵,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教学一年级的元、角、分时,告诉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教学五年级的数对时,练习找数对时,可以设计一张九宫格图,找出的数对正好是一句“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从而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三、 在数学能力培养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低头、一弯腰、一鞠躬、一行礼、一微笑,尽和谐,小文明,大智慧。一年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点,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第一课《准备课》里的“数一数”时,我先和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通过轻松的谈话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接着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并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问问他们都有哪些发现。当有孩子观察到有学生在向老师问好时,我不急着问是几个学生在向老师问好,而是表扬这些孩子很有礼貌,并教育学生要向这些孩子学习,做个懂礼貌的孩子。礼貌是最容易做的事,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但它却是最珍贵的事情。孩子们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做人。
 

数学课堂教学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教师授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大纲、把握知识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当把这些工作都准备充分后,再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有效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新知识之前,提出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3)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让学生也提出几个类似的问题,以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情境的巧妙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准,优化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活动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营造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所以,设计教学情境,首先要了解并把握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学生原有的知识引出教学的新内容。新的教学内容应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理解但又不是很明白个中缘由,以刺激学生想更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还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授“分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有关分数的内容,然后再通过例题引出分式,并让学生比较“分式”与“分数”,总结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学生对分式这个新概念的理解,而两者的不同点又会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分式的欲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由自主地从旧知识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三、精心选取有效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盲目练习、大量练习都是不科学的,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重复的、机械的练习会逐渐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精心选择练习题目,争取做到少而精,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题:已知函数y=ax2+bx+c的开口向下,经过A(0,1)和D(3,-4)两点,(1)如果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那么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多少。(2)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位于y轴左侧,请求出a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B点和C点,且∠BAC=90°时,请求出a的取值范围。这个题目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难度逐步提升,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积极努力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对数学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在结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练习题,以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数学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

(1)增强实践,调节氛围。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儿童多进行实践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在实践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
 

(2)设置悬念,引发气氛。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并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去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独自演讲,下面的学生静的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老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3)进行相关游戏,活跃气氛。
 

小学生天性贪玩,对于游戏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如若将教学与游戏结合,学生们就会更好地去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
 

提升数学思维

挖掘思维深度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数学现象或者数学问题往往只是表面化的思考,并不能深入到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善于在小学生的思考粗浅处进行追问,通过“刨根问底”的提问来挖掘小学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以后,给学生出示了以下五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在这五个图形中哪一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一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他们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在这五个图形中,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当学生对这五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理由进行了说明以后,我追问:“同学们,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三个图形虽然都是轴对称图形,难道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一追问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这三个轴对称图形进行深入思维,他们边想边画,最后发现这三个图形虽然都是轴对称图形,但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而圆则有无数条对称轴。显然,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思考已经走向了深入。
 

提升思维纯度
 

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严密,他们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往往比较模糊,不能正确地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思考模糊处进行追问,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纯度。
 

例如,在教学“互相垂直”这一数学概念时,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对“互相垂直”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互相垂直。”然后让他们圈一圈在这个概念中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语。有的学生认为在“互相垂直”的概念中“相交”最重要,所以应该圈“相交”;有的学生认为“直角”最重要,所以应该圈“直角”。显然,学生只是根据“互相垂直”的概念进行模糊化的思考来找最重要的词语。于是,我追问:“刚才你们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自己找的词语在这个概念中的重要性。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所圈的词语来说明为什么其他词语不用圈?”这一追问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是“直角”了就说明两条直线肯定是“相交”了,因此,概念中“相交”这个词就不重要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