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优补差

数学教学如何培优补差?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外,更加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班级中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一些学生彻底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技巧。
 

把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函数》一课上,因为这章是学生最怕触及的一个地方,因此我从对应映射函数,函数的表示方法,做函数的图像(选学),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以及几种常见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方面,作了一个系统的说明,让学生先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规划出一条主线,然后对它的分支做局部的较为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可以脉络清楚地看待一个知识章节。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也喜欢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把握能力差异很大,只有当把基础知识掌握到清清楚楚的时候,才能把知识点运用得游刃有余。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培优补差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奏效。对于优等生,教师的责任就是最好引导工作,因为他们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几乎不需要老师的监督就能自主学习;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他们的意志品质薄弱,在一些解决不了的习题面前就退却了。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特殊关注,尽量让这些学生做到当日问题当日清,如果累积的问题多了,这些学生就会消化不良。培优补差贵在持之以恒,并且能正确认识到有可能出现的反复情况,对待学生要做到耐心、用心。
 

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反复巩固的练习。通过培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对待数学学科,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勇气和信心,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2]。如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向量的加法》教学中,我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入:有两条拖轮牵引一艘驳船,它们的牵引力分别是3000牛,2000牛,牵绳之间的夹角θ=60°。如果只用一条拖轮来牵引,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相同,试求出这条拖轮的牵引力下的大小和方向?通过物理中的合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现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比、迁移能力。接着引出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两个向量的和。
 

数学培优补差方法

首先,需要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由于目前我国班级人数都比较多,所以分层教学更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先把学生按成绩进行分层,把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成绩40分以下的学生暂归为差生,50分至70分的学生暂归为中等生,成绩在75分以上的学生归为好生。其他为分数的学生依学生情况,像学习习惯和课堂表现而定。我在课堂上讲了几个例题,其中有基础、中等和难度较高题型。基础题型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弄懂,并且会灵活使用。中等难度的数学题中等和好成绩的学生必须掌握,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尽力弄懂。至于难度较高的题型,中等成绩学生要尽力弄懂,成绩好的学生必须掌握,成绩差的学生被鼓励尝试理解。课后巩固练习方面,基础题型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中等题型成绩差的学生尽力完成、其他两类学生必须完成,难题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完成、中等生尽力完成而差生尝试完成。
 

其次,加强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指的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成绩的增长或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改变。在这里,个性化辅导指教师利用课后时间给学生提出合适的建议和帮助。除此之外,我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具有分层意义的微课和练习。这样学生可以及时查阅、观看和巩固。
 

第三,学生互助。在我国,很多学校班级平均人数不少于50人。这么多学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每个学生。为了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弄懂了的学生帮助其他未弄懂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总有些学生能够比其他学生快一些领悟或解出某一题型(有时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很快的解出某种题型)。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帮助其他学生理解这个题型。在这里,我必须声明一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被帮助的对象,也可能成为施助的人。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互助会不会相互影响,尤其担心会影响成绩好的学生。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从认知心理学上来说,被深加工了的信息能够形成长期记忆。而“教”是一种对所学知识的深加工,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该知识形成长期记忆。因此,学生当“小老师”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数学课引入的方法

趣味导入法,唤起学生注意力
 

(1)竞赛导入法
 

竞赛能够满足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唤起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如果利用课堂上的十分钟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抢答赛、小组赛、排位赛、男女赛等,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解《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这一课时,就通过男女竞赛的方式引入新课,将男女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根据前面所学习过的《椭圆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与《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知识,比较哪个小组能够分析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结果,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总结,既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也扩充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游戏导入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游戏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新课讲解时如果能够适当地增加游戏,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不断高涨。如在讲解《排列》时就采用了游戏导入法来导入新课。首先要求A、B、C、D、E五名学生上台进行朗诵表演,其次,选出两名学生作为评委,为他们逐一打分,决出名次,再次,鼓励C、D两名学生去询问评委关于自己的比赛成绩,最后,要求一个学生对C学生说:你与D两人都没有能拿到冠军,我深感可惜,又对D讲:你并不是他们中最差的。当学生们完成所有的表演后,要求全体学生分析他们五人的名次排列种情况。进行这样的导入法,学习既感到好奇,又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结果。

类比导入法,训练学生迁移能力
 

类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类比导入法是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带动未学的新知识,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联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的知识点是紧密相联的,若所要讲解的新内容与前面所学的内容存在着某种联系,教师则可以抓住这层关系运用类比法进行新课导入,以旧知识促进新知识,从而训练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学习《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时,可以在引导学生回顾两角和公式的前提下导入新课,讲授《等比数列》时,可以在复习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与其性质的基础上顺利导入,从而找到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这样的导入简单易懂,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有针对性运用某一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很好地将旧知识与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知识类比中进行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运用此方法进行导入时需注意所类比的事物应恰当、贴近,两种知识只有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才更能反映数学知识的本质,学生才可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
 

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再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四是要放下身段,既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应在教学中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引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体会、发现身边的数学,同时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如何培优补差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