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扎实有效

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扎实有效?新课程新理论下所在的教学要求做到“扎实”二字,放任不管的教学无从谈扎实,只能是教到哪算哪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佳。今天,朴新小编就说说与此相关的数学方法。
 

一、扎实地探究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迅速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为了避免探究停留在形式上,我们对探究的做法做了要求,要求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价值,对学生的学习有老师的指导。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我们重点对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指导,在课堂上,老师先进行指导,再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计算,当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时,要与同伴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丈量与实践发现“同一个圆不论有多大,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于这一发现与结果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的,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

二、通过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扎实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简单地把信息输入并存储起来在适当的时候提取,当然老师也不仅仅是把信息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心灵的碰撞,老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在碰撞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生成学生自己的经验。
 

三、在发现中接受中来体现扎实
 

现在的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的改进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老师没有把握学习方式的实质,有的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时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学习方式结合使用。比如,有的老师只会有发现式学习,而且没有改进,学习效率不佳。但是,我们如果把接受与发现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加明显。
 

一位教师曾经上了一节“角的度量”研究课。对于量角器的中心、刻度线、刻度数以及1度角等概念的教学,教师以接受学习的形式告诉学生;对于为什么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数这一知识点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动手操作测量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去感受,去发现。正是由于接受与发现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课堂教学的效率才得以保证。
 

数学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观察学生,注重信息的反馈
 

由于受到有关知识难度和学生学习水平不同的影响,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表现,作为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如果看到小学生皱眉摇头,就是没有听懂的意思;如果看到学生轻轻点头表示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认同;如果学生紧皱的眉头得以舒展,表明学生找到了解决方法;如果学生露出兴奋的表情,则表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观察,才能及时地得到信息的反馈,才能清楚学生的学习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档次,还需要哪些改善和提高。
 

众所周知,在每堂课的结尾都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期,这一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反馈的效果,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集中听讲的注意力。如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教学策略,让本堂课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帮助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或者是让本堂课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为学生总结本堂课的重要内容,或者是让掌握不好的学生提出自己的难题,将自己的问题拿到班级里进行大范围的讨论,从而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抓住课前几分钟,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往往会在课间时间过度放松,所以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沉浸在课间发生的一些趣事上,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走出课间娱乐的氛围,从而更好地融入数学课的学习中。因此在数学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我并不会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而是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幽默故事展开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为“乘法分配律”,在上课的前几分钟,看到学生仍沉浸在之前的兴奋中,我便以一个与“乘法分配律”有关的幽默小故事引入新课的内容。数学老师看到一个学生作业本上的名字写的是火(1+2+3),教师便问这个学生:“你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要在作业本上这样写?”这个学生笑着回答道:“我叫火炎焱,我这用的是乘法分配律啊!”这个简单的小笑话瞬间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一些之前预习过乘法分配律的学生大声地笑了起来,可以说学生想要学习的好奇心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学生的注意力立马从课间的趣事转到本堂课所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上。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创设趣味情境,保持学习热情
 

相比较于一板一眼的灌输式教育,创设富有趣味意义的问题情境更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热情,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质量的效果。数学是一门具有强烈抽象色彩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小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而言稍显逊色。如果生硬地插入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数学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同步进行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才能取得成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巧妙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中,正式上课之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过生日呀?”底下学生马上不约而同回答:“喜欢,过生日有很多东西吃,最喜欢过生日了。”我继续提问:“你们一年可以过几个生日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学生很“不屑一顾”,他们不假思索回答:“当然是一个了。”我又问道:“每年都能过一次吗?”学生纷纷回答是的。这时我说道:“小明今年已经十岁了,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听了这个问题学生有点儿难以置信,都想知道原因。趁着学生兴致高涨之际,我导入闰月、闰年知识,他们全都认真听起了课。
 

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小学生喜欢动手,思维比较活跃。每堂课有四十多分钟,要求学生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听讲非常难。根据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实现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对于增强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东南西北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总是混淆方向。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意义,我让他们来到操场,走一走、说一说。学生向西走十步,再向东走五步,然后又向南走二十步,向北走十五步……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运用刚刚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尝试,一会儿向这边走几步,一会儿又向那边走几步。在这样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位置与方向的奥妙,发现数学学习原来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很多人都开心极了。通过切身参与,原先容易混淆方向的学生慢慢有了清晰的认识,训练效果非常好。
 

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分析、综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的一课时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胆猜想,培养求异心智
 

心智是一种直觉,它是非常灵活迅捷而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表象感知,借回忆、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闪电般跳跃式地对事物本质进行判断,它是创造思维的灵魂。
 

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冲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约束,允许学生突发奇想,甚至异想天开。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苛求严谨全面,让它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多少说多少,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教师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奇异的想法要因势利导,引上思维的轨道,让他们想出点门道来。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扎实有效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