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上如何运用直观教学_学习
小学 数学课上如何运用直观教学
小学数学课上如何运用直观教学?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要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知规律间的矛盾,就要十分重视直观教学。今天,朴新小编就说说与此相关的数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面对学具袋里众多的学具,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理。他们往往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而是把学具当成了玩具,随意操作,这种现象将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什么时候操作,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例如:7-9乘法口诀的教学,如果按教材的安排首先应进行学具操作,然后总结口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提前学会了,二是部分学生在学习1-6口诀的基础上自己就能模仿推出7-9的口诀。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千篇一律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教学,也就是说,既然学生(大部分)自己得出结论,就应该充分鼓励他们先推导口诀,然后再利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教学效果优于教材。
再次学具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的“再发现”,例如:《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然后把它剪成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最后,请学生把这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拼一拼。有的学生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有的学生拼出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拼出一个新的形状,这时老师夸奖拼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并教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又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兴趣激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在学习《日历中的方程》一节课时这样引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玩一个猜日期的游戏。请大家听好游戏规则:我在一个月的日历上任意圈出同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若他们的和为63,请猜一下这三天分别是几号?”这样以游戏形式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脸上显示兴奋表情,积极举手回答。接着再问:“如果它们的和分别是54和33呢?”这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猜日期的方法。
再如,在进行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时,设置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到开封游玩,想测量开封铁塔的高度,手中只有测倾器和皮尺,如何进行测量,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也可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成功激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会明显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多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一次专门为程度不太好的学生设计的演板,在他们写对之后,用红色的粉笔打上大大的对号和100分;一份专门为细心认真而思维不甚敏捷的学生设置的答卷,让他们品尝到九十多分甚至100分的成就感;几道专门为程度好的学生出的有难度的习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享受到那种通过自己的不懈思考而成功的巨大快乐;
课堂上,精心为不同的学生设置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思维“跳一跳,够得到”。只要我们细心,我们会发现:有不少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不好数学的,而是他多次尝到失败的滋味,于是便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也有不少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数学学好,而是他多次尝到成功的滋味,于是便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信心,学习劲头也越来越大,自然就越学越好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数学不是20%学生的数学,而是大众的数学,因此,我们要为不同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充实而快乐的成长。
数学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巧妙地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同学们植树。五年级植树162棵,比四年级多植树31棵。四年级植树多少棵?”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植的树多还是四年级植的树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植树31棵”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级多植树31棵”,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31棵”,也就是“162棵比四年级植的多31棵”,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植的树多,四年级植的树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又如,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合数、质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指导寻求正确思维方向
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让学生走出教室,测量校园里圆形水池的面积,学生手中的卷尺只有3米,而水池的半径大于5米,且圆心无法知道,怎么办呢?他们找来一条长绳,根据“同一圆里直径最长”的特点,很快找到圆形水池的直径,然后对折绳子,测量半径,进而求出水池的面积。教师对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
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1.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构建一个适宜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深度融入学习中。在设计情境时,小学数学教师可紧紧围绕教材,将一些趣味化、生活化、娱乐化的因素巧妙地融入教学中,构建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如,在“时、分、秒”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学生一天生活的画面并在画面中插入了时钟的画面,包括从早晨起床、吃饭、上学到放学回家到入睡的整个过程。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你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作息时间吗?通过这个生活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从而实现了有效教学。
2.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精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出现走神现象,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就可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始终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注意教学的节奏变化,当学生精力涣散时,就及时转换教学方法,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可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中不断质疑,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还以“时、分、秒”这一课为例,教师在学生精力产生偏移时,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旅行,10:30分的火车却通知晚点45分钟,你能帮家长算出火车几点到达吗?过一会儿,教师又提出问题,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钟,提前10分钟到站检票,几点出发就不会晚?通过引起学生的探究始终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学习上,保证教学的效果。
3.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给学生分组,引导他们在组内互帮互助和小组间竞争的气氛下开展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测量”这一教学内容,我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让他们用各种测量工具合作完成对测量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了保证他们的协作性,我给他们测量的事物有些是比较大的,如学校的花池,学生拿卷尺一个人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课上如何运用直观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