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高考前经过第一轮复习及强化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高中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的方法。
 

专题复习选题要典型、有代表性
 

在专题复习时,对每个专题的题目选取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方面,通过对所选题目的精讲,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互相探究,共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所选题目的精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方法、技巧,逐渐形成认真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如果专题所选题目过于繁杂冗长,则无法及时进行第三轮复习并通过综合演练来检验前两轮复习的效果,无法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大量繁杂冗长的题目使学生疲于应付,无法及时吸收、消化、反思和评价,实在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专题复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专题复习中,题目的选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中.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强,水平参差不齐,则应该选取一些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题目,这样大多数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基本掌握,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有成功感.如果学生整体素质很高,则应该选取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能进一步扩大视野,迈向更高层次.所以在专题复习时,要因人而异,合理调整,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此外,在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突出主干知识、关注热点的同时,不能忽视非重点和冷点;(2)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3)将教法、学法、考法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4)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知识交汇处的衔接.
 

数学高考复习一

及时检测。
 

及时检测,是夯实基础的有效途径,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检测出的问题,不仅要学生改错,而且要求及时总结:记录下知识性错误有哪些,粗心大意的有哪些,思想方法有误的有哪些,以备后续根除隐患,同时让每一个学生必备错题本。另外教师也必须有学生错题备案,搞好讲评,做好总结;讲评时做好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避免就题讲题。
 

尽可能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对于出色试题(设问巧、题型新、考查角度新、题目难易适中)要精讲,做好与常规题目的比较,与常见模型相联系,让学生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要注意陈题翻新,善于一题多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强化学法指导,优化学生的解题过程,防止死记硬背,克服机械模仿,杜绝经验行事;引导学生要善于类比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评析,巧“笔记”
 

高考数学,很多老师认为做得多就能提高,因而大量搞题海战术,愚以为,高考数学的复习最忌“题海”,这相当程度上是由于题海造成了学生的“惧怕”数学,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高考时原有的水平也不可能得以正发挥出来。因而我提倡删除繁题,难题,偏题和陈题,倡导精选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的训练价值,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应有针对性地讲解习题,不能题题都讲,而学生就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期再资助巩固。
 

我们发现了错误应抗旱研究并加以改正,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间长了就知道考试时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从而减少出错的概率。如果平时做题目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适合自己的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也可以专门用一本记错本,把易错的题目记在纠错本上,下次考试时,拿出来温故。在自己平时的做题时,如遇到精彩的地方,也可以用红笔做好标记,以后再看到这里时,就会有所侧重。其实,查缺补漏的过程就是反思与提升的过程。
 

数学高考复习二

规范课堂教学,提高复习质量
 

高三复习的三阶段安排已经是一个常规。第一阶段为全面复习阶段,指导思想是“既要全面系统梳理知识,不留死角,又要适当突出重点”,即“由薄到厚”;目标是“切实抓住‘三基’的教与学,在准确、熟练、规范上下工夫,能解高考中、低档题”。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第二阶段为综合提高阶段,指导思想是“巩固(即进一步巩固第一阶段的复习成果)、提高(即立足基础、重在综合、突出能力”,即“由厚到薄”,目标是“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在台理、迅速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综合题的能力”。第三阶段为系统巩固阶段,指导思想是“回扣基础,积极应试”;目标是“查缺补漏,理顺知识,熟练解题思想方法,调整心态,提高应试能力”;变最后的模拟练习为找感觉、练灵活、训悟性。
 

复习中注意学生 “两不”问题
 

所谓“两不”,就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有的学生基础尚可,拿到一道题目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或过失错误,最后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叫“会而不对”;有的考生解题思路大致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这叫“对而不全”.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鉴于此。
 

1.远离“会而不对”
 

学习“由不会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再由“学会到做对”又是一个过程.后一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付出更为细致艰辛的劳动,高考的成败也与细节紧密相关.要想把看似简单的问题完成得完美,关键不是考试时的仔细、认真,而是平时学生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较真.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要小题大做,而高考时(下转158页)(上接144页)小题小做,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让学生将这些失误记录在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再三反思,保证下次不再出错,切不可用“粗心”二字一带而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会而对”。
 

2.过程求优化,摒弃“对而不全”
 

“对而不全”,也是一直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亦少得可怜。因此,答题时必须追求过程的优化,确保运算的准确,做到条理的清晰.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在高考中“对而全”。
 

数学高考复习三

在专题复习时切忌抛开课本
 

一味追求难、偏、怪.高考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一个主体、两个方向的原则进行命题.主体就是高中所学的教材,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浓缩提炼、组合加工和迁移延展.每年的高考题有不少题或直接取自课本或稍加改造而成.如2012年全国卷文科数学中第1,2,4,5题,第13~16题,理科数学中第1,3,13,14,15题,这些题都可以直接在课本中找到其原型.所以在专题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将教材中的知识、方法移植到专题中,找出解题规律.要利用好教材,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将课本主要知识进行全面梳理
 

将定理、公式及例题的推理过程和解答过程弄懂弄透,并结合对应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在专题训练时,将发现的问题、缺陷再回归课本中重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及易错点,查漏补缺; 不拘泥于教材,应活用教材,要从教材中找一些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变式练习,同时也要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搜集一些与课本背景相关的题目,然后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应变能力; 应从课本中学习解题的规范性,解题的基本步骤、语言、符号的描述应与课本相符,解答过程要有理有据,简明扼要.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