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_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活动者。因此,要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使课堂活起来。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走出课本,走向生活
打破单纯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课,为我们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打破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素材。比如,在上《我们的校园》这一实践活动课时,我带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了跳绳、赛跑、踢毽子、拔河、等游戏活动,并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把其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数数、序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统计等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运用,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认识人民币》这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贴的很近,但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以前很少接触,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带学生走进超市、儿童服装店,向售货员询问各种物品的价格,指导他们自己参与购物等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人民币的重要性,学习人民币的实际应用,体现了学习需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解决了课堂问题,由此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实践是知识的来源,知识的获得是他们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努力探索的结果,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实际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真正地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竞争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生朝气蓬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为了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比如,练习课上,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竞赛,开展一些速算比赛;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后开展作图比赛,让学生画出有创意的画,画出心中理想的东西并解说,可以是自己房间的布置、心中理想的校园或关于太空、月球及以后人类生活等。这样多种形式的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新知识得到了巩固。另外,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学具,进行评比,评出出色作品加以鼓励,学生都踊跃参加,尤其是学困生,也都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
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材内容。通过竞争比赛,激发了学生兴趣,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开发校本教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巩固课时,笔者把班上的学生分组(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在班上设计出一个模拟购物情景,让学习在采购中学会认识价格、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的模式:”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具体方法如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问题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理解问题思维的积极性,进而获取新知识的本质。课堂教学方法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教学要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作为教师应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去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是为了让学生增强责任感,学会在合作中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评价别人,学会如何才能更好表述自己的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探索教法,质疑中唤起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几”的应用题时,若作为新授概念慢慢讲,学生会感到缺乏新鲜感,甚至厌烦。因此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后,就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的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励他们试着解答,这时学生会情绪饱满,跃跃欲试。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而此时他们会有着种种质疑,很想知道正确的结果。学习兴趣骤增,情绪高昂,教师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再引导他们进入探求新知的情境中,启发他们讨论归纳解答方法,便能收到启而即发的效果。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注意力不稳定,鉴于此,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的思维形式。教具、学具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发展的源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经过实践证明,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要信任他们,要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如,可以让他们帮助自己的同学学数学,同学之间开展“你出题我来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提高了成绩,又发展了兴趣。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比较能力
比较是应用题常用的逻辑情境,我们经常会遇到“某比某多多少”“某是某的几分之几”等,这都需要通过逻辑对比才能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我们不但可以区分相似的逻辑关系,还可以顺藤摸瓜求得未知项。
通常应用题中很可能有一些干扰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对比较对象,要弄明白我们需要对比什么,如何对比。我们经常见一个脑筋急转弯: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这样的问题很简单,但是许多学生就会“阴沟翻船”,究其原因就是比较错了对象,将要求的比重量按思维惯性错误地比较了密度。再比如,某股票先涨了10%,又降低了10%,价格和原来一样吗?这个问题也是对比对象置换了,所以比原来价格高了。
二、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两个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诸多小学应用题都需要我们经过条理分析然后进行总结概括才能明白数量关系,才能寻到正确的解题方案。我们面对数学应用题首先需要精心阅读,把握全面信息,再具体分析出具体数据关系和所求问题,最后再用数学语言和关系式概括出来。如下图,让我们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小。我们详细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S=底×高÷2,这两个三角形底边相同,而高又相等,所以我们不用知道边长是多少就可以推理出两三角形面积只能是相等的。
三、通过实践逻辑关系形象化
只凭数据和情境描述,可能会让我们感到逻辑关系抽象,而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尽力避开抽象的理论说教,要遵循学生的形象认知规律,指导他们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变抽象为形象,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针对小学数学比较常见的工程问题,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动手画形象、直观的线段图来帮助自己完善逻辑理解,还有平面几何知识,更需要动手实践通过分割和拼接,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知识并学会如何分析与综合。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