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_学习
小学 数学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流程的依据,它明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并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围绕教学目标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自主学习就是以自学为主,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过程。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老师就可以放手不管,让学生自行学习。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是有限的,在自主学习时很多学生可能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或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那么他自主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在自学的开始阶段,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至少要把学习目标分解清楚,再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告诉学生,再提供一定的线索让学生自行探索。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教师要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妨给学生提出这样的目标:(1)解方程的定义;(2)方程的解的定义;(3)怎样去分母和去括号;(4)怎样移项和合并同类项;(5)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教师把一节课的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探索。这样,学生不但从中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多维分析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设计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教师用书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教学目标。但这是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需要我们进行多维的分析与综合的设计。多维分析就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与目标分类理论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所谓的综合设计,就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与学生发展状况的不同层次,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思考,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是制定教学目标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多维分析关注了课程目标的多元性与均衡性,综合设计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这样有利于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前后连贯、动态整合、形成合力。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进行多维分析,还要进行综合设计。例如:在制定《旋转》一课的教学目标前,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它属于运动几何的范畴,知道《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结合已学习过的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从微观上进行分析,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那种让学生不通过思考就能回答的“是”与“不是”式的提问,那就是无效的提问。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各个环节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时间不应该用于导入新课或者复习旧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间就不能过长,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最佳学习时间讲授新课,重点讲解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是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它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不能过多的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巩固在时间上分配的合理性,要避免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放羊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另外,教师在安排教学结构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应合理地分配好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例如,复习检查的时间不宜太长,新授时间占的比例要大一些,还要安排一定的巩固练习时间。教师在课前已经对各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作了预算,但因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着的,特别是当学生思维活跃时,常会打破原来安排的进程,在某几个环节超出了预算时间,以致于完不成任务而拖堂,或一节课内容不到下课早就讲完了,只好叫学生翻来覆去地自己看书本。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的中间进行调整,力求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计算好时间,每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把学生答问、读练的时间计算在内,并且留有余地。可多准备一些练习的题目,作为机动,如果时间有剩余就进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进行。总之,有备无患。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编创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即使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听起故事来也会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编创数学故事,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例如,在教学“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这部分内容时,一位教师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草包司令带兵打仗,他知道他的士兵约有2000~3000人。出发前,他要清点士兵的具体人数。他清点的方法有些特别:不是挨个报数,而是让士兵排队。他先让士兵每排站10人,结果最后多出1人。这个草包司令很迷信,认为这样的排法不吉利,要打败仗。于是他又下令改为每排站9人,但结果仍多出1人;又改为每排8人,还多1人;再改为7人一排,6人一排……一直到2人一排,最后始终多出1人。这时,这个草包司令惊恐万分,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这次出兵一定要打败仗了。
故事讲到这里,全班学生瞪大眼睛静静地听着,这位教师故意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当然,这个草包司令是愚蠢可笑的,我们先不去管他打胜仗还是打败仗,我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这个草包司令所带的士兵到底有多少人?这就是我们在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时正是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创设游戏情境,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常用的方法,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名学生戴上小熊头饰,扮演文具商店的老板小熊,其他同学扮演顾客,到文具商店买文具。商店的文具就地取材,就用同学们的文具,教师提前把各种“商品”的价格标好,“小熊”热情地接待顾客,收钱,找钱,“顾客”们则高兴地选购商品,看价付钱。买到“商品”后,“顾客”还要认真地算算账,看看找的钱对不对。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始终喜形于色,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在这种快乐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主动积极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产生各种好奇心理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具有满腔热情和迫切愿望,这样,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探索、观察和思考,从而通过尝试各种创造性的思考,自主完成了这个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这样一种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交流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中认识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精心设计问题,积极营造宽松讨论氛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首先培养首创精神,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灵活开放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途径和办法,引导他们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势而另辟蹊径,敢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未做;其次鼓励质疑问难,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增加质疑问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的思维习惯,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封闭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保护学生探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概念,而且还要灵活地运用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一概念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变换概念的叙述方式或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其次可以一题多用,就是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改变部分条件和问题,而成为新的题目,建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心人,不断培养学生猜想,探索,突破常规,寻求变异,善于质疑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创新思维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升华。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