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二年级估算如何教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估算如何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要从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人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强化估算意识,作好估算示范
 

大纲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因此,小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数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意识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的灌输上。估算示范则应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比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低年级的估算训练即可开始。在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所学单位的“观念”,同时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来估测填写恰当的长度单位:跳绳长2(),大头针长24(),门框高2()等等。
 

中年级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后,可让学生填一填:操场占地500(),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24(),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等等。高年级学习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后,也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估算。这些内容固然教给学生一些贴近生活的有用知识,但同时还应看到它们所蕴含的估算价值,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实际,很好掌握这些知识通过运用内化为能力。再比如:“一块长方形小麦试验田,长75米,宽48米,这块地有多少亩?”这道题,可先与学生一道进行估算:这块田的面积不会超过80×50=4000,每亩约670平方米,所以它不超过6亩。接着师生共同计算出结果,加以比较,如果出入过大,计算很可能有错,及时纠正。这样做,既训练了估算,又学生尝试到估算的甜头,从而有利于估算意识的增强和估算习惯的养成。

挖掘教材内容,加强估算训练
 

首先,要在口算训练中渗透估算方法。教材中的估算大多是通过口算进行的。在口算中渗透估算方法,可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判断力。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观察比较,对问题作简约的推理后,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计算“328×48”时,教师可先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估算方法:328接近300,48接近50,300×50=15000,所以328×48≈15000。然后让学生及时练习,使他们初步体验估算的思想方法。
 

其次,通过估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686+217,通过估算知道其结果必然大于900而小于1000,否则,就是计算错误;计算87×36,先把87看成90。把36看成40,90×40=3600,那么87×36的结果接近3600而小于3600。如大于3600必然是错误的。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上课是每个老师的职责,但是上一堂好课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乐学主动的去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过程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主观上愿意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谈话方式激趣、游戏方式激趣、儿歌激趣……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题目的趣味性,如我在讲“时间的认识”时,我采用了1分钟学生能踢几个毽子,能写几个字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节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质量,必须要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思想,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改变过去那种“先教后学”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预习、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通读教材,尽量做到学生自能懂得的、学会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对于那些不易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点、划、批注。从而在新教材实施时,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带着问题听课、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利用设疑解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是因遇到问题产生的。要让学生心中有疑问,心理上有困惑感,他们才能产生认知的冲动,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疑,创设一些带有诱导性问题的情境来迎合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发他们的情绪,激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促进积极的思维,使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笔者设计3种练习。练习一为讨论题,当除数是5时,余数可能是几?余数最大是几?学生在讨论猜测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得到结论,而后概括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练习二为判断题,给做对的小动物戴红花,以游戏形式完成练习,进一步巩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练习三为实际应用题:说一说生活中的有余数除法,如给班里26张双人桌分组,说一说,怎样分更合理?在讨论中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但学知识,而且还可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增添学习的兴趣。
 

深入挖掘数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商品打折问题: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是多少?最大经济效益问题:某商场销售一批品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问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利用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强调数学的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其次,充分利用我国古代数学辉煌灿烂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是数学故乡,有着辉煌灿烂的数学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数学家,在中学教材中涉及中国数学史有20多处。例如初一对正、负数教学,可以提及我国古算术《九章算术》,在此书中最早提出正、负数概念及其相应运算法则;对于二次方程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秦九韶所创立的孙子定理,在国外五六百年后才由大数学家高斯发现同样的结论;至于应用最广泛的勾股定理,实际上是我们中国道人先发现,并由公元3世纪吴国人越爽最早证明的。在教学中,可以挖掘这些生动的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独到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组织存在不足,缺乏独立性与归纳概括能力,大多数学生也只是看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为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与指导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之中,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具有思考性、深浅适度的各种问题,这样,每名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在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下,对新学习的知识有所掌握。
 

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还要对提问的内容和方法引起注意,提问不能局限于“是不是?”“好不好?”这些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者没有明确提问,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教师要多问,使学生对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类比等经常性的逻辑思维形式逐步掌握。比如,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读题要仔细,一边读一边想,题目内容要弄清,对题意可以进行复述,教师还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有哪些?”“为解决所提问题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通过这一条件你总结出的结论是什么?”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只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会产生一种动机,这是因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在人们的行为活动中形成了一种内动力。所以,对学生思维动机的激发,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培养。 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动机怎样进行激发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因素进行有意识地挖掘,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重要性有所认识,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并进一步形成思维动机。
 

比如,在除法算式中如果存在除不尽的情况,可以通过“进一法”与“去尾法”解决问题,比如,可以用商的近似值解应用题。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红的爸爸要将3.2千克酒分别盛在几个玻璃器皿中,每个玻璃器皿最多可盛0.5千克,需用几个玻璃器皿。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答出所需玻璃器皿的数量时,主要是观察3.1千克中有几个0.5千克,教师再让学生猜一猜所需玻璃器皿的个数,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果。最后所得的数是6.4,再提问学生:“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我们需用6个玻璃器皿可以吗?”学生会说:“不行。”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学生都回答还需要再准备一个玻璃器皿盛装剩下的0.2千克油,最后得到的答案是需要有7个玻璃器皿方可。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验证,老师指出,有些得数是不能四舍五入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位,这种方法也称为“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去尾法”。因为这些例子与我们的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探求新知,培养思维能力的动机得以引发。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估算如何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