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_学习
小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敲”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1.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防碍数量关系的确立。在平时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上台来表演“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题意,扫清解题障碍。
2.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六年级修补312本,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三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六年级修补的多还是三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就用加法。
“查”
1.“查”,就是检查,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上面四个环节都做到位的情况下,还不能忽略了检查。如“小红家养了45只鸡,6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5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4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检查:“小家红养了45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5千克蛋,还养了6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4千克蛋。小红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经常是在这一类的题目中学生出错在鸡鸭的数量与它们的蛋的产量对应错了数量,这种题计算并不难,关键还是审题中的检查。
2.另外,检查还包括抄题时数字上下是否抄;漏抄、抄反数字也是学生中常出现的错误现象;从草稿上誊清到考卷或作业本上时是否一致等都需要一一仔细检查。此外,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对于圈对关键词并解答正确的学生,我还给予作业或考试卷上加分法来激励,正是基于长期这样的培养,大大加强了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联系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手段,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生活经历匮乏,同时抽象的逻辑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了障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解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建立课内课外联系机制,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思想。此外,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乐于参与,才能学好数学。而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对数学知识并不陌生。因此,在学习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找一找教室里都有哪些可以看见的数,如,人数、桌子数、凳子数等,或者带领学生去参观校园,找一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数字,比比谁说得好、说得多,让学生明白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
关系融洽,课堂活跃
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还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我们每个教师都会有所体验,一个和学生关系非常好的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使学生听老师的话,更喜欢这个老师,继而是这个学生会积极努力地来学习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知识,并且,成绩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和学生相处融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和你有深厚的师生情,教学也就会有成效。所以,我们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提高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亲切感,要有一颗童心和学生相处。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并且要多给他们鼓励和夸奖的语言。比如,“你很了不起啊!”“你想得太好了!”“你将来一定会当一个数学家!”“你一定会考上最好的大学的!”……这样学生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学习。
采用积极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在班级内设立“问题之星”“智慧之星”等荣誉称号,对喜欢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他们的练习本上画“小红旗”或“小星星”,在完成章节内容时,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小红旗”或“小星星”比较多,并给出恰当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提问。但是教师应注意,不管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即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非常浅显、幼稚,教师也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满和不悦,否则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教师对学生投入了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就会加深,关系更加密切,这是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尊重自己、诲人不倦的教师,也对老师讲的内容深感兴趣,讲课时语言亲切,多鼓励、少指责。在提问题时,耐心细致,加以点拨引导,肯定学生的长处,补充其不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讨论时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倾注自己热情的关怀和爱护。
对一些自卑的学生更是要给予关注,热情备加,在回答问题时用温和的语气说:“真聪明,答对了,你的表达能力进步了!”“这个问题还能回答得更好一点吗?请再想想。”“你的见解很独特,再讲完整些就更好了”等等。这样启发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让获得表扬的学生增添了信心,让有所欠缺的学生也看到了希望。整节课使学生都保持了良好的心绪,使学生轻松而主动地听课。这样,教师的授课就具有吸引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送给学生一片天
大家知道,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非常严密,逻辑性很强,致使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他们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痛苦。我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或故事,使学生兴高采烈,津津乐道,甚至“学而不厌”,并以强烈的欲望,欢乐的情趣积极从事某种活动,并注意探究其中奥妙。如此才能施教于乐学的氛围之中。
如:学习空间观念比较强的问题(如三角形的计算,目测、步测等),引导学生实地观察,实际操作,拼、摆、剪、测量,使眼、手、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反复体验,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他们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由飞翔。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一种“实践出真知”的欣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引发质疑,让学生学会思考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作为教师教育的真正的核心内容来对待,就是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因此,在教育教学之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教师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对于问题应该坚持真理,勇于质疑,敢于提问,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思维的禁锢,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深入本质之中去思考。
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们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通过采用直尺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一些结论。学生通过亲自测量与探究就对于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特点掌握得更加牢靠了。如果只将“正方形的四条都相等”以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数以及边数都是相等的”等一些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肯定是没有学生亲自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所掌握得更加牢靠一些。
巧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钥匙将创新之门打开,可以使得学生独立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的讲解作为重点,将每一个知识点详细而透彻的分析工作都交给了我们的老师来进行。老师将知识一口一口咀嚼好再喂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行为,以致不知道思考应该从哪里开始,不会思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将提问融入进去,巧妙运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懂得自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在探究之中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思考。
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1)数一数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之中有几条边、几个角?(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数以及它们的角数一样多吗?(3)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看一看它们的边长有什么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展开主动学习与思考。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进行思考、认真去做记录,让学生养成自己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通过自己努力而得到结果,这不是更有意义吗?在这样的教学之中,学生不再处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参与、消极接受的地位,而是通过被激发的好奇心,自行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进一步的探索再到最后的解决,整个过程都是愉悦的。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