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如何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可脱离实际应用,不可一味追求花哨,不可取代教师的板书等。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产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之转化为学习热情。
 

如《轴对称图形》导入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蝴蝶、北京天坛等,学生看了这些图片后非常兴奋,观察这些漂亮图片时非常认真,并很快找到它们的特征。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耳、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初中学生的无意注意胜于有意注意这一特点,在巩固练习阶段,以有趣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强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寻找规律》教学中,我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如房子、金鱼、松树、电视机等),然后将他们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同时让他们说说所摆图形的名称及每部分所用小棒的根数。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玩乐之中巩固了知识,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能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接触等途径,学生很容易辨别出这两种实物的形状,但要他们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展示几个大小各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图像,再点击某一实物,出现该实物各条棱闪烁的情景,然后隐去其他部分,抽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几何图形。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小学 数学课堂更精彩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布鲁纳认为:“教学目标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心理学认为,技能水平随联系而提高。通过探索和研讨,初步认识新知识后,还需要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课堂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能暴露学生在理解、应用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组织练习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颖多样,要强调练习的独立性,应创造一个使全体学生都能独立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练习的空间。新奇的、带有激励性的练习,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在练习中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
 

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视“讲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识要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疑问”,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育,造成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使学生只会做“学答”而不会做“学问”。
 

其次,有了问题意识后,教师应不断地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钻研课本,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资料,而现在的课本内容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须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问这一章节、这一节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可以问这一概念、定理的涵义是什么,也可以问该定理用于何处,应注意什么条件等。以上的提问在目前的教学中都是属于教师发问的问题,通过训练,重心逐步转向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之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错解,在辨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选择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 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生活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书面测试并不是考查的真正目的,关键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场合,即现实生活中去。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课临近结束之际,笔者联系班级的实际情况说:“我们教室的窗户上有一块面积是24dm2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要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学生一下子配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
 

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营造民主和谐数学教学环境,增强小学生自信心
 

课堂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而,如果教师总是偏爱好学生,忽视所谓的差生,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的想法,认为反正学不学都是差生,所以,教师应该创建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愿意投身到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若学生回答的教师不满意,表情不满意,也会使学生丧失再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课堂环境是需要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教导学生学习,即使回答问题错误,学生也会重拾思考问题的耐心。
 

比如教师提出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装了鸡和兔一共13个头,鸡和兔的腿总共有344条,问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有的学生想法很好,13个头也就是有13只动物,首先把所有的鸡都当成兔子来算,也就可以列出式子腿总共会多出这么多(13×4-44)条,于是有些学生就直接用(13×4-44)÷4来算,学生认为每只兔子共有4条腿,所以用都算的兔子腿来除以4合情合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夸奖学生正确的地方,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是不是除法间应该讲求对应关系呀?多出来的腿应该对应的是每只鸡多出来的腿啊?剩下的时间交由学生思考,大多数学生都能恍然大悟,由对应关系来看,鸡的数量=多出来腿总量÷每一只鸡多几条腿,学生便可以很快将错误改正为(13×4-44)÷(4-2)。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点拨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题目会更加有成就感。
 

培养趣味活跃的课后观察交流,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
 

课后的时间仍然可以被利用,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沟通才能了解学生薄弱在哪里,良好的师生沟通不仅帮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解决师生间的代沟问题。小学生大多数比较天真烂漫,喜爱观察事物,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家庭实践作业,认识你身边的几何体,目的让学生能够透彻认识教材中所讲的几何体,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形状和性质。
 

有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发现家中的有些桌子腿和凳子腿是三条腿,这正验证了教师告诉大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有的学生还会兴奋地告诉教师家中墙角也是三角形,有些学生就会问教师为什么房子要做成长方体而不是锥形呢?这里就会延伸到几何体的体积问题了,但教师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同底同高锥体和长方体的大小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要更大一些。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观察的事物更加直接,小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