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的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浅谈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而且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另外,题目是以书面语言呈现的,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题,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就明朗了。因此,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并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节。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题方法,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并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要能进行自我评价,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出明显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做题就同做事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
 

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1.重视操作活动,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利用想、摆、画、说等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两数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让小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丰富小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了解。画一画,摆一摆,让小学生体会到”同样多”的部分,体会到较大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较小数一样多,另一部分是比较小数多出来的,这样就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作了铺垫,为解答思路打下基础。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设置猜想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出示一个应用题后,让学生自己读应用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具来辅助学生思考。这种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比如池塘里有15条鱼,然后往池塘里放了20条鱼,现在在池塘里有多少条鱼?教师采用动画的形式出示这道题,让学生交流,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这样学生在相互学习时,对题目的基本结构有了理解,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教师提出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读一读,你还能提出什么不同的问题吗?这时学生就会发散思维,大胆地思考,这样一定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办法展现出来。又比如:有红花10朵,白花15朵,问题:白花比红花多多少朵?如果倡导学生利用学具,以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用拼摆学具的方法来比较出多多少朵。
 

3.掌握应用题的结构
 

教材中的应用题,多数是配合四则运算编排的,而且多数题都是给出合适的条件,学生解题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应用给出的数量进行加、减、乘、除,而不注意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也就是应用题的结构。因此,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一、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只管讲,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不顾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学生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沉闷不已,沉闷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只有从学生学习认知的心理出发,让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认识1立方米”这一课时,讲完“1立方米就是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后,为了加深学生对1立方米的真正理解,我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做个小游戏:我拿出三根1米长的小竹竿对着教室的一个墙角搭好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然后让几个学生蹲在这个正方体里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我故意找一些后进生和我共同完成这个小游戏,同时表扬了一起游戏的学生,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表示也要参加游戏,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二、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教师,应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境。通过师生合作创设出的许多情境让学生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情趣。
 

三、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数学新课程标准阐述了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表演不仅是渲染课堂气氛的需要,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相向”、“相对”等有个实质性理解,我请学生上台演示,这样既直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又如在讲《比的应用》一课时,请学生表演把12支铅笔按1∶1、1∶2、1∶3、1∶5等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也使学生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

操作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角”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并请学生指出哪些是角?然后闭着眼睛想角,自制活动角。
 

小学生在学习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要注重实践。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在实践中可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实验,有利于提高感性认识,对知识的形成和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展开,操作促使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和谐的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往往随着操作而产生。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中的对称”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树、花、桃等多种对称图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刺激了多种感官,并带动了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又如:我在教学实践活动”我长高了”时,让学生量一量桌、凳、窗等物体,在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初步建立了长度观念。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时,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来初步认识角及会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通过摆、看,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和小伙伴一起会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使他们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会畅所欲言,把他们的劳动结晶,摆的结果淋漓尽致展示给大家,教师趁势利导,大力赞赏,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矛盾引起质疑,激发学生勤思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加以应用。学生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就放手让他们去探索,教师只作适当引导。在教学中,教师故意示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时,出示”小马虎”做数学题:请小朋友当医生,把”小马虎”的毛病找出来。
 

如:在教学米、厘米,出示动态课件,”小马虎”说”他自己有150米,画面由1.50米升高为150米。这样潜意识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与师生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思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富有创新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时。学生握手时,三人与两人一握,可以握几次?四人两人一握,为什么次数不一样?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先实践,引起认知冲突,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体现出学大于教。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浅谈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