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_学习
初中 数学教学课堂练习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教师就要彻底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交流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有效地学习,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认真备课,关注学生特点
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等,特别要备好学生。这里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备课过程中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然后才考虑教学内容,才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用什么样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教学导语,课上对学生提怎样的教学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怎样进行点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怎样过度,课上设计怎样的练习,课后又设计怎样的作业题,作业设计怎样的类型,怎样分层留作业等等。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然后才是其他因素,这样的备课才会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先学后教,把空间还给学生
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学习平台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设计导学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重点,设计学习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等等。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教师们对导学案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实效性的导学案。其次就是学生的学,导学案设计好以后,在课上学生就要按照导学案进行充分地学习,这里完全是以学为主,学生按照导学案是有明确目的和具体要求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可以几个人讨论学习,学习后也可以和同学交流研讨,总之学生是充分自主地学习。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学生中巡视,随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三是汇报学习情况,学生学习之后要向教师和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单独汇报,也可以小组派代表汇报,汇报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四就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就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教师要记录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师要抓住那些共性的典型的问题,集中讲解,直到学生理解学会。然后就是当堂巩固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生要在当堂进行练习,出现问题,当堂解决。
数学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1.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理念来构想、设计、组织与实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就要围绕新课标,依托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一节时,让学生先想象如何用坐标方法表示本班一位同学的座位,而后小组交流,教师点评,达成共识,教师总结。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理解并掌握坐标的表示方法。接下来引导学生如何用坐标表示学校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如何用坐标表示学校的位置。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记住什么,而是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讨论-总结,掌握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当然组织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要适时讲解要点,点拨解疑。但更主要的是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
2.教师的点拨、指正与鼓励要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趣味的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指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甚至需要教师的讲解。当学生在探究试题无从下手时,或是思维遇阻时,解题发生错误时,观点有争议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明确方向,鼓励学生寻找依据和理由,深入探究论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指正与鼓励,同时要掌握点拨和指导的技巧,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应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倾听、观察学生思考、猜想、演算、推理、实验、讨论、交流、合作……,教师要亲自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活动,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探究。平等、融洽、和谐的才能让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
数学课堂上的引导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问题情境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因此,教师应当把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为自主探索奠定基础。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回形针、小棒、1分米硬纸条等,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长边。有的学生量出是11根回形针长,有的量出是6根小棒长,有的量出是2个1分米硬纸条长。
我就问:为什么都是测量同一本数学书的长,量得结果却不同呢?学生根据刚才测量的经验,发现这些材料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看来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学生尺,这是在生活中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努力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并依托情境、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指导学生自学,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但是要在课堂上40分钟内由学生自主地通过自学活动来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活动,提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的自学要求,将每天“复习性作业”变为“预习性作业”。
预习前,让学生了解要解决什么问题,预习后应该引导思考、讨论、反馈,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看到自己通过自学课本,懂得了一些知识,能够调动他们自学课本的积极性,使自学课本成为他们自主探索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教《年、月、日》时,先让学生尝试找出这节课想要学习哪些知识,再由我归纳出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一年有几个月?一共有多少天?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怎样判定闰年和平年?最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解决这几个问题,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再提出来全班一起解决。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学课本,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情感
1.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教师对中学生的情感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教师往往是学生追随和效仿的对象。欲“亲其师”必先“重其道”,学生在数学教师那里得到了认可、赞许和关爱,心理便能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感又具有一种辐射功能,促使学生产生自我提高的动力和追求,学生便向教师的标准靠拢,使自己的言行包括学习符合数学教师的标准和期望,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如果数学教师能对中学生真诚、平等、关心,有助于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减轻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创造出高效的课堂氛围。
2.数学教师要善于宽容和谅解学生。数学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不安情绪,而且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这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端正学习态度。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励志”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师提问一定要讲究技巧和方法
1.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没有把握,就会担心自己被老师叫到,从而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教学材料,还要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准备和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讲授新知识时,提问问题要以中下难度的题目为主,这样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也自然会获得满足感;在复习课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难度系数,这时的学生对已学知识明确,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熟练地运用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2.数学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多采用全体回答或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的方式,尽量减少学生单独回答问题,便于创设高效的课堂氛围。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