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教学_学习
教师怎样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教学
教师怎样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教学?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数学,在运动中学数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运动中学数学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在游戏中学数学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巧妙地设计新课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萌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巧妙地设计新课导入,是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
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很难把答案想出来。那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想,在教学中,应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心,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教学“认识角”时,从角这个字认识,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自然会想到了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当中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词语……这样使学生在脑中储存的对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教师小结,揭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数学上的角。
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一重要学习方式的利用,使课堂变的更有活力,学生学的更有目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例如:在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复习课时,我并没有把本节课课题定为复习课,而是别出新裁定为《火腿肠上的数学问题》,在课前让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形小火腿,小刀。刚上课就让学生动手,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有学生用小刀削皮,马上提出了包装一个小火腿,用塑料纸多少平方厘米?还有同学提出了如果使包装更为美观,先包一层保鲜膜后,再装入一个精致的长方体盒子中,这个长方体盒子至少得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甚至有学生把火腿肠切成几段,提出表面积如何变化?还有学生把火腿肠切成最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吗?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展示在学生脑海中,根据这么多的问题,小组交流能解决吗?整节课,课学气氛十分活跃,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本节的重要知识要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调整等过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如,我在教了《圆的面积》后,布置学生观察与圆有关的事物。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大自然中,为什么花都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是正方形的?”他带着这个问题查找资料,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终于揭开了秘密。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三角形、正方形、圆,以圆的面积最大。花是圆形就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好的成长。这样,同学们感觉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运用新奇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如采用多媒体教具演示,实物操作等方法及学生能紧紧围绕课堂中心活动。如在教学圆柱的面积时,学生身边不难发现圆柱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一张纸去包一包你的圆柱物品,再计算出它的面积。又如,利用学生经常玩的积木,演示增减其中小块积木,面积发生的变化就一目了然。常言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新颖、奇特的教学设计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活动中萌发对知识的要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多使用鼓励法,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成功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往往只有看到成功的希望,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另外,学习成功可以使学生产生由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惊喜等积极情感,又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要求与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符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简单的学习目标不能引起学生学习成就的满足,不能使学生惊喜,从而不足形成兴趣;学习目标过难,会使学生失望而生畏产生厌烦情绪。只有适度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习产生动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学数学的策略
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
如果合作学习缺乏科学评价,势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评价可以称得上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能够为下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评价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展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优良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从中体会个人的进步,消除了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过程;不仅要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合作学习过程是师生、生生多边活动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学科知识,又要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帮助,听取他人的意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合作学习的过程必须包括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这样的民主程序。教师在面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时,除了肯定学科方面的内容之外,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合作做出评价,以此引导激励,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综合素养。
知识的易混易错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教师反复强调,但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易混易错的知识,如果组织学生交流,则可减少甚至避免出错。
例如,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往往对“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两种比较方法不太理解,并容易混淆,做题时亦容易做错。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对这两种比较方法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学生终于形成一致看法:分母相同,它们的分数单位就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含有的分数单位就多,它当然就大;而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含有的分数单位个数相同,分母小的分数的分数单位反而大,它就理所当然大。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进一步弄清了其中的道理,而且加深了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教师怎样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