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 小学 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做到自然妥贴,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做到和谐统一,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潜移默化地有机渗透,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思想品质教育,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共同思考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的教育,然后再做学生学习的对话者。只有与学生平等交谈,才能在对话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在对话中感受学生的感受,在对话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内趋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师德是教育之魂,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之根本
 

教师要用人格来培养人格,用灵魂来塑造灵魂。在教学中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教师要从日常行为中做到严于律己,不以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和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教师要用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认真严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往往一个好的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
 

教师的教学态度制约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目的的确立,学习兴趣的产生,都与教师有关系,所以教师要以充沛的热情备课和上课。要爱优生,更爱差生,让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迸发的理智感去感染学生,相反,教师如在攻克数学难题,辅导差生时表现出腻烦的情绪,就会动摇学生的自信心与意志力。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仪表端庄、教态和蔼、举止自然、语言简练、幽默、板书规范、字迹美观等,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要有“数学味”,强调动手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秩序渐进,逐步提高。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拿出数学书、长方形的画、积木、长方体盒子等学生经常见到的东西,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时,要求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按老师讲的方法沿虚线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反复几次,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边一样长,这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就有了一个活生生的感性认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在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善于组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的同学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来拼成所学过的图形。这样,每个小组很快进入你帮我,我帮你的拼图活动中。趁着学生的热情,师问:“你们各拼成什么图形?每个三角形跟你们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一下子沸腾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把学生置之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将 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班级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得成吗?大多数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发现15×15=225平方分米,(7×5+7×6+5×6)×2=214平方分米,225>214,所以认为能做成的。但有的学生是用画草图的方法,作出判断的。通过作图发现白铁皮不够长,最后学生想到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还是能够做的。这类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中的许多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料。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一、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要及时帮助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小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尝试,产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经常采用操作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先让全体学生拿出自己学具盒里的小圆片,第一行摆红色小圆片5个,第二行摆黄色小圆片7个,他们会很高兴地拿出摆好,再让学生把红圆片与黄圆片一一对齐,这时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红色小圆片比黄色小圆片少2个,或者说黄色小圆片比红色小圆片多2个,最后列出算式:7-5=2,这既表示第一种意思,又表示第二种意思。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类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增进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命在于应用,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激励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如学了元、角、分的知识,就让学生给家里买生活用品、买菜等,让他们思考怎样找钱;学了利息知识,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亲自存入银行,让他们亲身体验利息、利率、本金等知识的实际计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引导学生自学数学的策略

分档指导,合理训练,使学生善学
 

(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别,面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可以很容易完成,而有的却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就要采取“分层布置”、“分类指导”的策略,让不同学生参与不同活动,使他们各有所得,共同提高,既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中,使课堂授课起到应有的作用。
 

(2)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该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档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掌握知识,领悟方法,使学生会学
 

数学不仅要求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怎样学”,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做出(1)5×4+4(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的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
 

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单?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地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与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