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

但这世界更喜欢懂礼貌的人


让孩子从心底接纳、喜欢并尊重这个世界,是他以礼相待的前提。但是,礼貌为何物,却是跟大人学的。

 

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

 

世界很忙,大家不是埋头干活就是抬头看天,见面微笑就成了奢侈品。家长若是高冷范,孩子自然不会满面春风。等来日察觉孩子很孤傲,你再来责备,他也许会将你一军:你不也是整天板着面孔,从不跟人打招呼吗?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出门邂逅邻家老人遇见小区保安,都要问声好。有空就聊两句,没空笑一笑。让孩子记住: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即便遇到三九寒冬,也能收获几缕春风。

 

礼貌不分亲疏远近

 

我曾在地铁上目睹一场闹剧:6岁女儿对着父母大吼大叫,最后撒泼打滚。妈没忍住,破口大骂;爸也没辙,作揖求饶。窥斑见豹,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如此无礼父母如此无能,平日里这家子必定鸡飞狗跳!

 

礼貌不分亲疏远近,对于再亲密的人,说话也要有敬意知分寸。人与人,人与动物,皆是如此。我在加拿大的苏珊家寄宿时,每天早晨,女主人出门前都要跟家里的一猫一狗逐一道别,现在想起来都格外暖心。

 

孩子们晨起要互道早安,做错事要跟父母致歉,喝完母亲熬制的靓汤要说谢谢……这些礼貌语,不是装模作样,而是发自肺腑。亲人之间唯有保持一份起码的敬意,才会其乐融融。

 

请教孩子好好说话

邻家有个三岁的小女孩,我们经常会在电梯间相遇,孩子经常冲着保姆大呼小叫:“傻瓜,把车还给我!傻瓜,我要喝水!”日子久了我才知道,傻瓜、屁话、滚开是这家人的通用词汇。三岁孩童不过是个学舌鹦鹉,但父母要长长心了,趁着孩子还是一卷空白录音带,教他好好说话吧!

 

孩子三岁左右,是语言的敏感期和模仿期,家庭用语要干净、简洁、准确,多用美词雅句。如遇到孩子说话粗鲁、用词不敬、喜欢抱怨,家长要及时纠正并正确引导。比如,孩子说:“这汤一点不甜,难喝死了!”你完全可以教他说:“妈妈熬的汤好香,但我想喝更甜一点的”。赞美和感恩,比起没心没肺的抱怨,要温暖得多。

 

这世界更喜欢懂礼貌的人

与人说话,有称呼、用敬语便是最最基本的礼节了。我就常在深夜收到这样的短信:“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信息读罢就会心生悲凉,你在问谁呢,是问阳台上那只无名无姓的老猫吗?

 

只有不通晓人性的孩子,才会省略必不可少的四个字:老师请问!而每个无礼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不作为的父母。

 

所以,父母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与外界的沟通方式,对于不讲礼貌的孩子,属于无心的,要纠正其习惯;属于有意的,则要端正其态度。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是这世界更喜欢懂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