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_学习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在不改变教学计划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对各学科专业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如在讲授问题“两辆载重5吨的货车运一批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时,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讲授有关植树问题时,可讲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效率问题时,可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的知识;在讲教育储蓄一节时,可向学生渗透税法的有关内容;进行“平均数”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良好品德。
这样做的优点:一是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这样不仅仅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教学计划之间的矛盾,法制教育内容的渗透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结合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就是“课堂的开放”和对学生的“解放”,那么,这个“开放”和“解放”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玩吗?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去玩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新的理念中也没有这个意思。纪律是教学重要保证之一。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学就无法进行。若任其自然发展,学生就会目无法纪,甚至破坏社会治安,导致违法犯罪。
所以,一定要利用数学学科的优越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的教学,正确的做法是:“开放”不是放手,“解放”不等于“放羊式”;结合学科特点严格执行常规,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可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到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抽牌游戏的教学时,有些学生故意违反规则,使游戏无法进行下去。针对这种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知道:在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如果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守法,国家就不能安定;如果我们在游戏时不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同学们要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今后才能适应社会。
渗透法制教育 一
走进生活,在学知乐趣里感受“法”之魅力
《课标》明确:数学要树立学生大数学观念,走进生活,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的利用某些教育手段,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生活引入班级,让学生充当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验、去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丑美,以培养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行为打下基础。当前教师上课时少而内容精的素质教育时代,把内容讲到点子上、重点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去讨论,去游戏,变被动为主动。“角色体验”效果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雨细无声”,法制教育渗透如春风细雨滋润学生。
基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游戏让他们喜闻乐见. 在数学游戏教学时,让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有所感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小数”这一课中,导入环节让学生们玩“团团抱”游戏。每个学生都有一牌子,牌上分别是0-9数字或“.”符号,号令一发“团队抱”组成数字最大组获胜。游戏前两局,我发现孩子们为了最大数都不愿身为小数点的同学加入。针对这些现象,我告诉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大家做的很好,但是抛弃小数点同伴力求大数,会不会让我们小数点小伙伴伤心呢?如果我们“团团抱’点前数大点后数小,是不是还有机会获胜呢?就这样,根据小数点的话题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身边的法律,我们已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大人,大家在游戏时必须遵守规,负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在遵法同时,懂得变通,既不触犯法律,又不伤害他人,还能在法律规则中有丰富收获,何乐为不为?我们不是死读书,也不是死学法,而是让它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生活创造便利。
动手实践,利用数学揪出不“法”
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适应,形成多项交流,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可以取得好结果。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如果教师恰当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到位,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第三章的简便计算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统计学校图书馆里残破书籍的数量,并结合统计表知识,列出破损程度图,最后结合图书损坏的情况,谈谈自己对此情况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增加他们多关注图书的意识同时普及对公共财产保护教育知识,可谓是“一石三鸟”。
渗透法制教育二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普遍存在着以升学为导向的问题. 对法律课则存在着明显的重视不够,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视数学考试分数和排名情况,并不关心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学生每天都被大量的数学习题所淹没. 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
二、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法律教育与数学教学不是两条平行的直线,而是两个相交的圆. 我们要在这重叠的部分里展开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运用我们的知识与智慧,凭着我们教师始终不渝的信念与对学生的热爱,注重调查研究,讲究方式方法,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当学生知法守法了,就为课堂纪律提供了保证,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建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要注意,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我们数学老师讲的那点法制知识只是渗透,是点缀. 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是核心,其他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是辅助,教师应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如果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对数学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例如:在《概率》一章中进行抽牌游戏的教学时,在小组合作中有些组的个别学生违反规则,使游戏规则无法进行下去. 我在重申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课程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明白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一样. 如果我们在游戏时不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样的如果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守法,国家就不能安定. 因此,同学们要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在讲教育储蓄时,可向学生渗透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在向学生讲《尺规作图》时,阐述为什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数学证明时利用因果关系,向学生渗透“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的道理.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终有牢狱之灾!
渗透法制教育三
数学游戏中进行法制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数学游戏教学相结合。通过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展,实时、合理、有效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增强了学生法制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教学达到法制与文化知识教学双丰收。
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全班同学每个家庭一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一星期使用垃圾袋的数量,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一年呢…..通过这些数据对比,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还比如:“节约用水”的学习,可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等……让学生知道水的珍贵,我们应该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合理、节约使用水资源。
教学实践中提升法制理念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将法制教育与数学生活情境相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如,教学“百分数”时有一道例题:2012 年中秋节前夕,质量监督局对某超市的月饼抽样检查,发现300 件产品中有297 件合格。这批月饼的合格率是多少?我及时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又如,在讲“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用载重5 吨的货车运42吨货物,需要多少辆车才能一次运走?有的学生计算得出:42÷5=8.4≈8(辆)。这时,除了提醒学生在这里应用“进一法”外,还可以向大家宣讲有关货车违法超载所造成的危害。二年级练习册上有一题让学生查资料, 把乱扔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写下来,这是讲《环境保护法》的一个机会。通过学习,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环保教育。我还告诉学生:如果有人从楼上往下乱扔垃圾砸伤他人,还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样更能让学生注意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因此,多利用数学教学实践,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制知识的分析和辨别能力。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