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_学习
小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情操。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方法。
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美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学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例如,竖直线意味着刚直、挺拔,横直线意味着平稳、开阔,曲线给人以优美、柔和的感觉,圆形具有完满、流转的美,矩形有刚劲、整齐、对称之美,正三角形具有平稳、安定之美等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图形的同时,如果能够说明这些图形、线条的特点和它的象征意义,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
如:在教学生认识长正方形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正方形摆他们喜欢的东西,并且让他们说说是如何摆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想象能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图形美的另一面。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把120米看作单位“1”从分数意义的角度,或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怎样来解答这道题呢?这一下,学生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思维又活跃起来,经议论、尝试和思考,学生的解法又增加了几种
在情景教学中体现美感
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都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尤其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幼稚,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如小学一年级在教学1――10的数字时,教师可根据数学特点,出示图画,如:小棒1、鸭子2、耳朵3、叉子4,看到这些图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再如:根据某一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个总体的教学情境,让教学始终贯穿在情境中,学生既学的快乐,对知识点掌握的还牢靠。数学源于生活,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
又如:第一册教材《统计》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数一数大象伯伯家来客人的情况,从而得出来了哪些动物,哪家动物来的多,哪家动物来的少,渗透出统计知识。这样选择和设计与当今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处理,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
渗透美育教育一
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想渗透在各个领域中,数学之美在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让学生解读数学在生活中的无穷魅力,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之美中的运用。
比如,我在执教“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搜集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对称美的真实的图片,展现给学生,比如,雄伟庄严的天安门、隋朝李春设计的著名的赵州桥、北京古老的四合院等等,让学生去感受轴对称图形在建筑美学上的运用,再如,通过视频给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中对称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数学中的对称美是如何被运用到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中的,通过这些形式的展示,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数学之美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对学习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感性的认识。
挖掘教材体验数学知识内在之美
一些不喜欢数学的人,往往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与美无缘,其实,纵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美是无处不在的,从1到10简单的数字,就可以组合成无限多的数,数学的神奇还在于,仅仅是加、减、乘、除四个数学符号,就能够充分的表现出客观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其原理就想绘画中的三种原色之于色彩斑斓的图画,音乐中的七个基本音阶之于表现内容丰富的乐曲,它所彰显的是数学的简洁之美。我们来看圆的面积与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其实是一种变圆为方的辩证思想的运用,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其感受教材知识的这种内在之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之美的兴趣,使学生把过去那种对数学学习枯燥的感觉转变为一种美的享受。
在数学中,同一道题具有多种解题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解题方法中,找打最简洁、最灵巧、最高效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独特的数学题解法之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美感。
渗透美育教育二
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美的鉴赏往往是只停留对于表面的鉴赏。他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往往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外表很好看,漂亮。但不能进一步领会美的内涵。因此,当学生对于审美的对象有一定的美感,有一定的感知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鉴赏,来体会美的内涵。
在教找规律的知识时,当学生掌握规律的特点后,我用多媒体呈现出一副副日常生活中的有排列规律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在视觉上享受着排列的事物给人一种整齐美,间隔美。例如,通过红绿黄灯的颜色变化和公路上不同颜色车辆组成不同图形相成的规律美。学生在视觉上享受颜色的规律和图形变化的规律美,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规律美,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感受人们有规律的行走的画面,让学生判断这些人的行为对错,体会规律在中交通秩序的美,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秩序,才能体现自己的素质美。又如,在教学自然数的序数含义时,我以多媒体的画面展现出一副排队买票的人们的情景,我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这副图,让学生知道图上的人是有顺序排队的卖票,接着让学生联系到自己在平时如果要去动物买票时,要乘坐共车时也要排队上车等,来体会要遵守社会规则是一种真正的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丑的能力。
新课学完后,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联系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举出种种不同的实例,把教学活动再推进一步。使学生真正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和真实,以激发同学们学好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教学中,借助教材中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
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数学知识学习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渗透美育教育三
通过多媒体教学体现美感的教育
目前多媒体教学方式已被广泛采用,它集音、形、画于一体,将直观、动态的学习知识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之美,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1—10的数字时,我结合教学 的内容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识数的视频资料,每个数字都有一个形象的有声有图的象征物展示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2时,一只小鸭子摇摇摆摆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2象小鸭子6……学生的变得兴奋起来,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再如,在学习“时、分、秒”的内容时,我通过视频为学生们播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情景,让学生通过龟兔赛跑的时间记录,一步步去了解时、分、秒的时间概念,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眼、耳并用,在一种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下,感受到多媒体教学下,数学的美感所在。
在数学教学中给予学生美的评价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评价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的评价理念得到了推崇,我们在教学中的评价,应该是师生间的心灵上的沟通,精神上的交往,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美的评价语言,是连结师生之情的纽带,是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美的评价语言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还将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美的评价语言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师生间、生生间的一种和谐、温馨之美。
比如“你回答的很正确!最近你进步很快,老师真为你高兴!”你很快就能赶上了,加油吧!”“你的想法与众不同啊!”……类似这种肯定的、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听了精神抖擞,干劲倍增,让心灵得到怡养,体验了审美的情感。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