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提问学生问题的技巧

“问”是学习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亲自问”,更要影响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生疑,培养学生“疑而能问”的钻研精神。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数学课上提问学生问题的技巧
 

提问必须新异,具有趣味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教学内容,因此,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因为只有抓住题目的变通处,在知识的疑难点和兴趣点设问,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例如,“圆的面积”教学开始的时候,笔者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圆的面积能用单位面积直接去量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转换方法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吗?”问题提出,学生立刻陷入困惑中,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一种向往,为主动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度”即提出的问题应难易适中,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若一味地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更可能养成思维上的一种惰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但提问过于宽泛,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反而增大学生的压力,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问之后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以激励为出发点的评价行为,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时迟来的祝福是最可贵的,有时晚来的表扬更给力。我们知道,在数学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定,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时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
 

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不应马上评价学生,不应马上做出“冲动的理答”,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正如布鲁纳所说:“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是的,“延迟评价”可以留给学生思考、探究、暴露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常常能产生更多精彩的问题,引发更多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设问要有思考性
 

教师设问要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理解新知。如教学左右相对性时,学生都能理解“因为方向不同(面对面),所以他们的左右正好相反”。可在教学以后,学生好像有点糊涂。本来还能以自身的左右去判断,可现在有的居然把左右的相对性用在了所有情况之中,把左、右混淆了。因此有学生提出:在什么情况下“以图上的左右为准”,什么情况下“以自身的左右”为准。这个问题在我前两年教学中没有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过的。
 

于是我仔细看了书上的习题类型,总结出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果书上的图是人物的,那么就以书上人物的左右为标准。例如:书上以图画形式出现的题,说一说小明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那么这时我们的左右和小明的左右正好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是以小明的左右去判断是什么。②如果是除人物之外的其他物体,那么就以自身的左右去判断。例如:画一画的题,把正方形画在闹钟的左边,把圆画在闹钟的右边。又如:说明自行车的左边是什么,自行车的右边是什么?因为物体一般情况下是不区分左右的,是以我们自身的左右去看的。

巧妙提问,获取新知
 

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兴趣。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问题的内容应该富有情趣,具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很好的学习新的知识。例如一年级教学中《用数学》一节中,由于该课程内容基本都是用图来表达的,因此学生会觉得比较新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提问:谁知道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比较枯燥,学生往往会没有兴趣。而如果转换角度,提问:谁可以为这幅图编一个故事?这样学生不自觉的在脑海中就会开始思考如何编故事,学生的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而采用图片进行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把握不到重点。例如一年级数学《比多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一幅小猪搬家图引入课堂,然后让学生对图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在这幅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小猪、小兔、胡萝卜、苹果等,课堂时间已经过去四五分钟,学生依然不断的有新发现,但是与数学课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明确性,方法不对。教师可以提问:图中有几只小猪,几根木头,学生的答案自然是3只小猪,4根木头,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捕获,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设计问题是很重要的,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猎奇心理,对其求知的欲望进行激发,促使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新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
 

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比较缺乏趣味性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因此,在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准备,如能在导入新课时,设计有一定趣味性或悬念的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必将激起学生进一步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在《负数》这一节的引课环节,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0常常感到很郁闷,它发现身边的很多数都比他大,于是,他决定请“加减乘除”四大护法帮忙,向自视甚高的9发出挑战!最后0能赢么?请同学们试试帮助他!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先提出问题,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再继续带领同学们解开谜底:结果,0+9、0�?、0�?都没能大过9,最后减法上场了,立刻就让嚣张的9大败而归。那么,0-9表示的是比0小9的数,这样的数就是负数。通过一个有趣的设问,既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感,吊高了学习的“胃口”,同时,又让学生记住了,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这个数学概念。
 

梯度设问,保持学生思维的持续性
 

有些数学问题,由于难点较集中,知识跨度大等原因,令学生一时难于回答,这时,要求教师所提问题要巧设难度,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按照知识的层次拆成几个小问题,分步设问,有目的地设置思维的“阶梯”,采用递进的方式,首先问浅一些,待学生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把数学的难点,分解剖析出来,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最终接近目标。从而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正方形ABCD边长为1,动点P从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按照逆时针方向运动,当它的运动路程为2010时,P点所在位置为______。当P的位置为A时,点P的运动路程为_______(用含自然数的式子表示)。
 

这是一道探究规律的题目,教师通过动点运动的路程,引导学生探索运动规律,先思考运动路程为4、8、12时,P点位置所在。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设置问题:如果路程是4的倍数,那么P点位置在何处?学生在领会了教师的引导意图后自然能够解决这个题目。教师的设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达到了引导学生思维连续发展和深入的目的,同时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方法

创设情境,明晰问题
 

古今中外,无论哪种学习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出现困难。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它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情境串教学”,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为题材,创设“情境串”,每个学生在这些相关联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软件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相结合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和猜想,从而增强问题意识。
 

发挥小组以点带面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和自身素质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时间”时,有的学生学习几天都掌握不好时和分,有的学生却早认识24时计时法了,这个知识点是二年级要求学会的。这样的情况在低年级数学课上是很普遍的。老师为了让所有的学生学会,无视现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好学生早就会的东西,此时这些好学生就可能成为给课堂带来不安定因素的问题学生。如果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老师以不好的态度对待他们,长期下去这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极大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以点带面,帮助那些学困生,既安定了这些孩子,又避免了多次重复,从源头上遏制了恶性循环的产生,实现了双赢。
 

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教 师在拓展应用阶段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围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 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目的,紧扣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践,突出教学重点,组织设计有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课上提问学生问题的技巧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