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问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问?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光靠埋头做题已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要以学者的姿态面对教学,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实际课堂中表现更多的灵活性和灵敏性。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方法。
 

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或者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师动而生不动.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首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注意到互动首先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没有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平时学习的很多名师在上课之前都非常注意与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的互动,建立和谐、活跃的心理气氛,为课堂互动教学奠定基础. 比如:猜老师的年龄、做相反的游戏、向老师提问题、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你们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等.
 

经过这样的简短谈话之后,无形当中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很快就会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必须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尤其要注意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以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 例如,“你说得真好,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积极互动,势必能完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 上学期在教学“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正好我之前看了“狄青抛铜币”这个故事,于是授课时就以这个故事来引入并且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
 

问题1: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枚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
 

问题2: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
 

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有的说有可能,有的说根本没可能,有的说可能性只有一半,这时教师因势诱引,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来. 这节课也令我感触颇多:上课之前,学生的思维仍处于游离状态,如果开门见山直接讲解新课,学生就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而以故事的形式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通过故事去研究其中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这就要求教师的数学积累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才能与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对话交流,准确辨别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问题,给出中肯的分析,敏锐地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感性的问题规律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机智地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加以提炼升华。
 

教师要懂得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用不同而且全面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回答的缺漏要立刻提出来。评价的方法有:重复学生回答,给予确认;着重重复学生的观点,让其讲意思表达明白;总结学生回答的关键,用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延伸学生的思考与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启发其他同学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不但说明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遇到困难。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必须坚持以表扬为原则,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尽管有时候回答出现偏差,也要给予学生肯定。特别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从思想上、心理上消除对回答问题的恐惧。教师在评价回答的时候,也要适当插话、提问,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融洽的教学气氛。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提问需要有等待的耐心
 

在听课当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片刻的思考时间后就开始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马上指名其他学生进行回答,要么赶紧提示,要么重复再加以解释,教师缺乏等待的耐心,还有一种现象是,当老师把一个关键性问题抛出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回答到点子上,教师就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在此时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了,老师就会喜上眉梢,大加表扬,紧接着步入下一环节。这样的课堂表面看来,课上得顺了,没什么差错,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教师不放心、不信任学生,低估了学生的潜力,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很有潜力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多给他们发表的机会,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要讲究新颖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总是很单调,缺乏新鲜感。 比如,在课堂中经常看到的导入提问和小结提问,导入一般都是:“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看?”小结总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不妥吗?要知道,三尺讲台,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老调重弹”不能调起学生的胃口,神经将无法兴奋。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提问要讲究新颖,需要常变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方式很多,如,激趣式提问、铺垫式提问,设疑式提问等等,只要教师认真琢磨,精心设计,大胆创新,提问会很精彩。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

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困难点、疑点。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住了课堂的精髓,就能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出示三道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当老师发现部分学生不会列方程,就提出以下问题:“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谁来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把什么设为未知数?”然后让学生再列方程式,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
 

这节课是从算术到方程的过渡阶段,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是重难点,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步步进行设问,如:“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是什么?谁来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把它表示出来?等量关系是什么?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这样的设问能减轻学生列方程的难度,可以比较轻松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课堂提问要注意使用有效评价
 

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的一种方式。对课堂提问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对教师的提问本身的评价,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实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状况。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亦可以把问题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奖励方式。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回答问题,能够有机会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习得的知识、获得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教学即时性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问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