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长都要看!高考后的学生更需要心理关怀!
紧张又磨人的高考已经结束了,很多家长都会以为孩子考试结束,就没啥事了,然而事实却相反。据心理专家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这段时间,考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变化,很容易出现受挫、迷茫、焦虑的心理,影响着孩子的日常生活。
高考过后,女孩子容易低估自己的考分造成无谓的压力,而男孩子很可能高估考分,成绩公布后会因失望而造成心理问题。这和教育、自身问题、自信心不足,绝对化观念有很大关系,很有可能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在重大考试中失利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愈能力较差,因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考后考生的心理状态
1.受挫
很多考生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在考场上的答题,对于一部分考试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来自各方的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过于关注考试成绩,以成绩来定位自己,考试不好害怕面对,害怕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在交流中产生一种压抑心理,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这些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很有可能由于长期心境低落引发抑郁症。每年都会有因为考得不理想,但心理上又得不到及时的辅导而想不开的高考生,有的严重的甚至选择了轻生。这是令人痛心而惋惜的!
2.迷茫
高考前,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目标,并且目标明确,高考后目标突然消失了。一下子就变得没有目标而无所是从,很多家长是不能理解那种感觉的。于是很多考生天天上网、睡觉、甚至无节制的聚会喝酒,一些男生还会吸烟。网瘾、烟瘾,酒瘾乘虚而入,不利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甚至一些出色的考生经过一个暑假反倒变得平常,甚至退步很大,难于适应高校新的学习生活。
3.过激补偿
很多考生走出考场之后,刹那间感到如释重负,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心里的压抑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消退。所以,事实上还处在一种应激的状态下。但他们却选择一种放纵的方式来恶补三年来心中的欲求。有的通宵上网打游戏;有的吃饭都在看美剧;有的夜不归宿的K歌等。过度的玩乐使这种从长期压力到蓦然松弛的巨大心理反差,引发多种问题发生。
高考考生们:高考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不论其最终的结果如何,只要自己拼搏了,努力了,尽可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