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越喜欢讲道理,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大家一直在做的。但是人们也往往发现和孩子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
让她举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例子,她讲了这样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
陈述完事情后,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三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最习惯、运用最纯熟的模式。当孩子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应当带孩子去做,让孩子知道做了这件事情的后果。家长少说多做,尽可能倾听孩子的意见,结果孩子哭闹大大减少。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