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想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对孩子也照顾有加。不过,孩子往往是调皮的,尤其是小学生接触新鲜的信息,有时会比较叛逆。当孩子做错事情的之后,大多数父母都是进行言语上的批评,甚至有点可能说你怎么那么笨,这都错了。其实,这样的话非常伤孩子的心。那么,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父母应当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孩子。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

  “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请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翘起你的大拇指,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威风。

  “独断专行”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

  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尊重是最好的办法,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给孩子争辩的权利,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你如果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你如果……我们就……,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作为目标与计划。决定权在家长,而不是孩子。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胆子也太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恐惧其实是儿童期的正常现象。

  否定孩子的害怕等于否定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父母倒不如像孩子一样表现出胆怯,让孩子知道害怕是多么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无力感。

  “你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笨!”

  “哎呀,你怎么又……”充满抱怨或无奈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失败后的孩子更需要肯定。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

  摆正期望的天平。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驱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阴影。

  “都是小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告诉孩子,成功不在于角色的大小。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关键在哪?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精神。”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学习上,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不可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力,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你还像个男孩儿/女孩儿吗?听见了,别再叫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