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_学习
小学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千奇百怪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也要认真倾听,才能让我们课堂的“动态生成”更加绚丽多姿。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说说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
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倾听
学习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想法设法从中为学生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第一册6、7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了许多故事情节,如同学们去野炊,在草地上捉蝴蝶、看到叔叔摘向日葵、池塘里的动物游玩等。上课时,我借助这些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再如,在“正数与负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学生都安静的倾听着。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出示刘翔奔跑的图片),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如我代表刘翔,刘杰代表风速,我们俩相对跑,说白了刘翔就是在顶着风跑。如果风速度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模拟、语言描述、互相补充中,倾听他人发言,借鉴他人经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
1.明确“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教给学生科学的倾听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要边听边动脑子,筛选比较,分析综合,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要学会“听话听音”,听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要边听边“察颜观色”,留心说话者的语气情感,以求进一步理解对方讲话的含义。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展开竞赛
抓住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的特点,结合数学课堂的实际环节,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有时处出于教师的一句话,如“比一比,哪组做的又对又快?”“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这下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听的特别认真,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让学生当好小老师
学生学会倾听,有时在教学法中也可以轮换一下角色,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如教学“8、7、6加几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9加几的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就让多个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的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课堂上练习题有机会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注重用激励的方法,正确适当地评价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利用语言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一次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25×48 ”一题时,我说了一句:“25×48可以看成25×(40+8),计算很简便。”马上就有学生说:“把25×48看成25×4×12不是更简单了吗?”当场我高兴地表扬了他,并且对大家说:“教学相长,他想的比老师的好,老师应该向他学习。”这一教育契机的捕捉,盘活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启发,积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讲。
4.树立榜样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的低年级的孩子都有喜欢模仿的心理,在课堂中让学生评评“最文明的听众”“谁的耳朵最灵”,或者让他们学学××的样子等等,使学生的行为有个可以依托评价、模仿的标准,既是对受表扬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创设和谐的“倾听”关系
学会倾听不仅仅是要求让学生做到,教师自己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在课堂上要认真听清学生的观点,再对观点加以评论或指导,千万不可心急或心不在焉地听学生的发言。
要让孩子们去听别人的意见与观点,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孩子们的心灵。记得上“三个数的加减”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道看图列式的题目,让学生看图列出算式,大多数的孩子列出的算式是2+3+4=9,列完算式之后还有一个孩子始终高举自己的右手,嘴中轻轻地叨唠着什么。我于是就让他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说:“我是这样列的:2+1+1=4。”当时听课的家长与孩子们“唰”地一下就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我也是一阵惊愕,可是既然已经让他回答了,我就索性再听一听他的想法吧。“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幅图有2个苹果,只要再加上一个就是第二幅图中的苹果了,第二幅图中的苹果只要再加上一个就是第三幅图中的苹果了。”他并不是去计算总共有多少的,而是观察到三幅图中的特殊关系再进行列式的,多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啊!我不禁对他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没想到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能有此与众不同的想法,并且还是想得如此有根又有据的。当时的我就对孩子们说:“老师好佩服xx小朋友,他能很仔细地观察出这三幅图之间的关系。”我在总结的过程中必须对孩子们的想法听得很仔细,这样才能做到不会误解他的意思。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比比皆是,并不是孩子们特别聪明,而是我们所创设的这个学习氛围是和谐与平等的,孩子们都有机会述说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是可笑与错误的,但毕竟他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很容易对别人的想法加以评判,有时就是在不断地评判中完善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是出色的倾听者,是学生倾听的示范者。一个出色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机敏的倾听者,更是“听”学生的高手。教师的这种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倾听习惯的养成。
创造适宜的环境,默化倾听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能轻松地学习而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教师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在班级中注重自己的形象。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树立和蔼的形象,使小学生不会有怕教师的心理倾向,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开心,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此学生才能够认真倾听教师讲课。
其次教师要在班级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而对其倍加关心,也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差而对其冷落歧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明白教师在课堂中也会倾听。由于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学着去倾听。
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听算法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每天坚持3分钟的口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口算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2.听辨法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则等编成判断题,由教师口述题意,全班学生用手势表示“对”与“错”。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巩固练习中,我让学生认真听,仔细判断,看谁的耳朵灵:“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图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是平形四边形。”通过这些判断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3.转述概括法“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发言要用心,要细心。另一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转述概括别人的发言,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要求每个学生发言时,先说出前面发言同学说的内容,并对听来的内容进行评价,然后再讲清自己的观点。这样让学生转述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抓住别人讲话的精髓,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从中得到启发,达到触类旁通,学会倾听。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