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填报误区 高考已经结束,不少家长已提前为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做准备。 但是近年来,各种关于报考的概念不断出现,平行志愿、单独招生、排名位次……导致考生和家长对这些概念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大部分家长对于志愿填报还处于传统理念:填报专业可只盯热门!认为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填报志愿时最常出现的10大误区,赶快看起来,填报时千万要避开!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 请注意:“名牌”大学并非都是优势专业! 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 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是不明智的。 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填报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上述可见,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 误区三: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平行志愿的实行虽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 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误区四: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经常会存在一个误区: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小编也经常收到提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 盲目报考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 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身实力不是很强的话,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只凭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容一概不知。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但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误区六: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达到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 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的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但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风险, 但不代表不存在风险。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被退档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目标太高,且不服从调剂;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的专业要求;单科成绩过低,不满足专业对部分单科的要求。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一种情况是院校定位太高,院校志愿投档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导致无法被投档;还有一种情况,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更好院校的机会。 3、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梯度的风险 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据高考分数和志愿个数来决定,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没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费;也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浪费考生的分数,除非在这个区间没有考生适合报考的院校。 误区八:选择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 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九: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 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充分表露。 有些父母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 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如果父母代为选择的专业孩子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十: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老师,今年xx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xx学校吗?”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分数是考生和家长们咨询我们最多的题目。 家长会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 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可是目前大多家长还是采用”简单分数法、两线差分法”,跟随分数变化大,准确性根本不够! 志愿填报一定要当心!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