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成绩也很好;可上了初中之后,儿子变了,说他两句就闭门反锁;多说几句就翻脸吵架。现在我该怎么办?”这来自于一位初中生妈妈的苦恼。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孩子和父母关系很不好,一言不合就吵架,三言两语不到就翻脸,甚至威胁父母,和父母动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些异常行为,作为父母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思想观念差距

  亲子两代人成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中,由此而获得的社会知识、形成的思想观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等到孩子成长,即使亲子两代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彼此在选择、理解、分析、判断信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青春期孩子出现激素水平上升、情绪激烈化等特点,当遇到与家长意见不合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冲突和情绪波动,结果出言不逊伤害了家长。

  亲子沟通不良

  家长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生理成长,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变化,更没有依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地调整亲子间的沟通方式。事实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易怒,容易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而由此产生的忧伤、困惑等复杂情绪又都希望通过与人交流得到宣泄、理解和帮助。

  然而,这些需要却常常不能在父母这得到满足,甚至还会因此而受到来自父母的批评与指责,这使得孩子一天天成长,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正是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距,孩子在青春期的复杂心理,加上彼此间缺乏有效的心理沟通,使得双方内心的不满得不到及时化解,才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父母处处妥协

  在青春期,孩子感觉父母很爱他,处处妥协退让,只要他吵闹,父母最终都会满足他。这种情况也是孩子用洪荒之力对付父母的原因,因为他抓住了父母爱他,会妥协的心理,拿他没办法,所以他可以尽情的吵闹,提各种无理要求。

  那么,父母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改进观念逐渐消除焦虑

  孩子日渐长大,他们的世界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家长如果不及时学习则会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就会被孩子看不起。而家长也必然会对孩子超出自己观念接受程度的行为而惊慌失措,震惊焦虑。

  其实,家长的知识观念来自于过去经验,用过去的经验教育现在的孩子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因此家长自己要善于学习改进观念,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与自尊心。

  掌握沟通技巧切忌唠叨

  亲子交流要注重尊重与倾听,不要急于给出评判,发表不同意见时,不妨先跟随孩子的想法,听听他的理由和分析,再慢慢地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互相交流、探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孩子独立判断与取舍。

  亲子交流切忌唠叨。孩子最讨厌的唠叨有:

  (1)小事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尽量让孩子作主

  (2)翻旧账。没有人喜欢被揭疮疤,这最容易引发孩子反弹

  (3)否定孩子。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孩子就会更想反抗

  (4)引发孩子的罪恶感,如:“我们为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这些唠叨造成的压力,都容易使孩子用看不起父母来保护自己。

  坚定原则 接纳情绪

  至于孩子的无理取闹,任性胡为,需要做的就是树立规则,坚定地坚持原则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