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罹难159周年纪念日

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焚毁。159年后的今天,为铭记历史,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圆明园见证历史,更敲响警钟:勿忘屈辱,吾辈自强!

▲圆明园复原图   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地图 园林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集大成者,一座名园往往集合了建筑、文学、书法、绘画艺术的精华。园林给了艺术栖息之地,而艺术则让园林有了灵魂。 乾隆,一个强大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一个文学艺术的狂热爱好者,只有他,能够举全国之力,建造这座万园之园。  

▲碧桐书院 他数次下江南,西巡五台,东巡岱岳,每次都会携画工前往,将天下美景尽收笔端。于是在圆明园中,到处可以看到各地园林的缩影。如狮子园,是仿造江南狮子林建成。乾隆曾在《碧桐书院》中写道:月转风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厌清喧。即声即色无声色,莫问倪家狮子园。 除此之外,乾隆还引入了西洋园林,著名的大水法便是其中的代表。即使只剩下断壁残垣,管中窥豹,仍旧可以遥想它的全貌。那是真正的东西文明水乳交融的艺术品,相比之下,现今的西式建筑简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万花阵 雨果曾说过:“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 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晚晴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然成熟,这是吸收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精华建造而成的。可以说,整个大清举全国之力,建造了这座旷世奇园。
▲圆明园西洋建筑遗址  


▲圆明园内景 本质上来讲,圆明园才是清朝的皇宫,康熙、雍正、乾隆,包括后代的慈禧,每一任统治者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园中度过。对于正值鼎盛时期的乾隆来讲,建造大清的皇宫,彰显大清的国力,让万民敬仰四海臣服,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所以揽天下之人才,所以举全国之财力,所以注毕生之精力,最终筑成的圆明园,如何不美?如何不壮观?如何不是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巨大的损失之一,也是建筑艺术史上的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如今再次踏入这座万园之园,心头涌现的定然是那段历史,黑暗的令人窒息的历史。 回不去了。碎掉的瓷器即使粘好,裂痕依旧存在。如今的圆明园处处透着苍凉之感,太多断壁残垣,当年那一把火烧掉的不仅是一座中国的宫殿,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瑰宝。
▲圆明园焚毁后照片  


▲圆明园想象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