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反映,自家孩子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不停地叫人帮忙;遇到数学题就喊爸爸教教,遇到字不会写,就叫妈妈来写一遍。很多时候,孩子只要认真的想一想就能想到,可通常都是草草看一眼就说不会,放弃了。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作为孩子的父母,怎么培养孩子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呢?

  家长太 “勤快”,孩子才没定性

  当妈妈看到孩子写错的时候,总会说哎呀,你这样写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想这话;其实,不是孩子不爱思考,而是家长太急性,急着教给孩子所谓“正确”的方法,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去尝试的时间和空间。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孩子有问题而你恰好有答案”,家长的好心帮忙可能会干扰孩子,打断孩子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家长、不愿自己动脑筋的习惯。

  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当观察到孩子在投入地做一件事,哪怕在你看来是“不务正业”的小事,也要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把手里的事完成,这样他就会产生从始至终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努力是有意义的,在学习上也会更有动力去思考和尝试。

  来自外界负面评价过多,孩子没有信心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如果家长总是一味地批评和责骂,就会给孩子深深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孩子会给自己贴上“我不行”的标签,就像实验中的小狗一样,即使实际上有能力解决问题,他们也不敢再选择尝试,而是直接放弃。一旦孩子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我怎么努力也没用。在对待学习上,若孩子持这种消极的态度,就会不愿意去尝试,不肯动脑筋,而家长看到孩子不主动学习,更是批评和责备,不断的负面评价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这种认知,形成一个负循环,导致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多理解和支持,少责备,激发孩子改变自我认知

  如果孩子怯懦,遇到困难不敢挑战,我们就需要反思,是不是平时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挑剔过多,导致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做事自信心不足。要改变孩子的认知,仅仅对孩子说“你真棒!”“你能行!”等类似的话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真诚地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恢复自信,改变原来错误的自我认知。

  不恰当的表扬,导致孩子不愿意面对挑战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孩子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夸孩子聪明,也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孩子不愿意冒犯错的险,宁愿保持“聪明”,而若尝试失败会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聪明”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