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怎样做才能缓解孩子的压力!
走进高中教室,压力是每个高中生都有的一个状态,学生对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学习方面、来自家长的压力;繁重的学习压力,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让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压力过大,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高中生心理失衡。
高中生学习心理压力的来源
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从何而来?来源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一是个人因素:
外在因素:
1、来自学业的压力。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2、来自考试的压力。部分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平时成绩一直稳定,但是一遇到重要考试就非常紧张,对于分数看的过分重,导致考试失利。
3、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她,整天争分夺秒地学习,不敢有一刻松懈。
4、来自家庭的压力。少部分学生家庭比较拮据,父母挣钱很艰难,但他们都极力支持孩子读书。孩子背负了多么沉重的心理压力,尤其到了考试,孩子更担心成绩考差了,对不住家人。
个人因素
1、个人追求成就目标要求过高。
2、自我概念差。
面对压力,家长应该建议孩子这样做!
1、客观冷静分析
学习遇到压力之后,应当对压力情境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压力来源的分析。仔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压力的,是外在因素,抑或是个人的因素。了解压力的来源,既可采取对策,也可舒缓情绪方面的反应。
2、合理利用时间
学会科学用脑。有时感到压力大往往是由于没有把时间安排好,搞好时间管理是一种降低压力的好办法。首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计划可大可小,大到整个学期,每个学科;小到每星期,每单元,这样便于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克服考试紧张心理。
首先要正确地对待考试。考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学会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会考好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形成正确的应考心态。
4、多与父母沟通情感。
首先要理解父母对自己严要求的不同心情,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二是攀比心理,三是家庭经济来源不易,希望投有所获等等。针对这些心理,作子女的要作认真分析,自己既要努力学习,尽力而为之,又要把自己的学习真实情况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认可,切忌只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避免产生期望过高的心理。
面对孩子压力,父母应该怎样解决呢?
一.帮助孩子提高自省能力
父母要善于提高孩子的自省能力,教给他们自省的技巧,做到冷静、客观、现实、理性地分析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潜能,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方向,从而减小由于自我定位不准而造成的内在心理压力。
二、调整期望值,减小外来压力
恰当的期望值,有利于孩子不断自我超越;不当的期望值,会使孩子丧失追求的动力一方面,要确保“期望”的科学性。家长应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要开发孩子潜力,注重健康心理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期望的“值”必须适度。如果期望“过”过低,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别的同学总比自己行,从而形成“我不如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期望“值”过高,又会给孩子以“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从而容易使其在一连串的挫折中丧失信心。
恰当期望值的确定,有赖于父母和老师客观准确地分析孩子现实能力水平与发展潜力,从而对孩子的发展作出预测,并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
三、重过程,轻结果,分散、减少压力
轻结果并不是认为结果不重要,相反,而是为了取得更满意的结果。其前提和保证就是重过程。父母要协助孩子制定长远目标规划、阶段发展计划和具体行动措施并把理想目标具体化。要培养孩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把每天的事做好,把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好,把每一种能力锻炼好。这样,理想的结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让孩子体验成功,变压力为动力
高中生由于其年龄特征,成功的心理体验最容易激发他们的奋进情绪,哪怕是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胜利,都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巨大推动力。首先,父母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要“打着灯笼找优点”,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其次父母要多提供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满足感,激发进取心。最后,要及时强化成功心理的积极作用,把成功前的压力及时转化成向新的更高目标奋斗的动力,形成连锁作用,从而使压力变为人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