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对于孩子来说,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之进步,而坏的学习习惯只会影响和干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那怎样才能督促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呢?一起来看看孩子学习的4个坏习惯,你家孩子有吗?

 

  1  不会提问

  有些孩子不爱说话,埋头苦学,非常努力,可是考试成绩一出来,却很糟糕,这是怎么回事?

  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陷入了自己的思维怪圈。很多解题思路,是需要跟别人碰撞的,一个人学习的时候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完全都会。此时如果能多问老师,多与同学交流,就能开拓和激活自己的大脑,拥有更多的解题思路。所以,当孩子遇上很久都解不开的题目时,告诉他多听多问,或许别人的一句话、一个思路,就能让孩子豁然开朗。

  懂得寻求帮助、寻求答案,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2.有头没尾,不能坚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绩好,拥有着学霸梦,而现实却事与愿违。开始定下目标的时候,孩子会非常积极、主动、认真,表现得很好,可是慢慢就很难坚持下去!毕竟学习,有时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说,读书和做事一样,有头没尾不能坚持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障碍,需要帮助孩子早日改正。

 

  例如:

  1)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请及时表扬他们,并告诉他们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尽量具体到细节,孩子才知道你懂他,重视他,而不是敷衍了事。

  2)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不要急于指责,而是要跟他们分析哪出了问题,鼓励孩子多尝试。

  3)减少干扰因素,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随意去打断。

  4)培养兴趣,多鼓励,平时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安静的图书馆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培养专注力。

 

  大部分人在做事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开始新奇,渐渐地发现其中的难处,需要琢磨,反复尝试,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慢慢就会失去兴趣,最后不了了知。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况孩子,所以陪着孩子一起坚持、成长。

  想学好,就必须坚持,耐得住寂寞,才能把事情做好。

 

  3、粗心大意

  孩子成绩不好,只是粗心两个字就可以一笑而过?考试一过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粗心大意,没考好!要不就是说,这题我家孩子都会做,就是没用心等等。任何时候先别急着帮孩子找理由,请认真严肃对待孩子的粗心大意,这可是个不好的习惯,平时不重视,总说下次注意认真点就好!可一到考试的时候,坏毛病还是照样犯,要知道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习惯,请培养他的兴趣,平常可以通过画画、DIY、下棋等活动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做题时引导孩子可以先放慢速度,看清题目,理解题意,做完题还有时间不妨再多检查一遍。

  打好基础,远离眼高手低,认认真真学习才是王道。

 

  4、不会总结

  有些孩子表现很好,认真努力,也非常坚持,但成绩一直中等,不好不差。这种情况归根到底,就是不懂思考,不会总结。只有会思考、会总结的人,知道问题在哪儿,对症下药,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所以孩子学习的时候,该休息休息,该想就想,不要一味的学学学,效率还低下。

  只有经过思考总结,才懂得安排计划,每个阶段要怎么学;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