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初中家长,你需要做到这些……
孩子到了初中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候孩子的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上的矛盾。很多家长很苦恼,因为他们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是对孩子好,孩子越是不领情,同时孩子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因此,孩子的教育很重要,那怎么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初中家长呢?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家长在某些事情上有“绝对权利”,平等只是相对的,要让孩子知晓不可违反的原则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理解和倾听孩子的需求
主动倾听孩子,代表着父母的关爱和尊重,孩子也当然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逐渐明晰自己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因为有人接纳、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虑。身为家长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
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
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易冲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由于方法、言辞不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沟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的方法,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如果发生语言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可立即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停止争辩,待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