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看到叛逆的孩子,然而没有天生叛逆的孩子,只有没有沟通好的父母。当你想发火时,请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声音;当你埋怨孩子没有做好时,请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好榜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做家长的我们,请给他们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唠叨。

  睿睿在家看电视,心想孩子一个星期才休息两天,看会电视也没什么,微笑着提醒一下今天的作业别忘了做哦。睿睿嘴上答应着,眼睛并没有离开电视。我以为孩子已经听进去了,只是看得正在兴头上,可能过一会儿就去做作业了,于是很放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

  两个小时后,我回到客厅,发现睿睿还在看电视,连动都没动一下。当时我的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对他大吼道:“你都看了几个小时了,刚才跟你说的话,你没听见吗?”睿睿被我的吼声镇住了,眼睛直直地盯着我,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不敢说一句话。

  看他那委屈的模样,我立马意识到了错误,于是赶紧走过去跟他道歉:”对不起,妈妈不应该这么大声对你讲话,但是你也有错啊,妈妈的话你为什么不听呢?”接着又说:“我知道你想看电视,但是今天你不把作业做完的话,你就会老想着它,即使玩也玩得不尽兴。‘今日事,今日毕’,把今天该做的事你做完,你才会有心情做其他的事情。”

  为什么你说了800遍,孩子还是听不见,喊不动呢?我们看一样东西看久了会产生视觉疲劳,同样孩子听多了也会产生听觉疲劳,如果你每天在他耳边唠叨,时间一久,孩子对你的话已经产生了免疫力,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能自动屏蔽掉。

  要想让孩子将你的话听进去,父母要学会这几招:

  1、不要随意去打扰孩子

  如果你看电影看得正投入时,突然有人叫你去做饭,这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肯定心情不好,即使去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同样的,当孩子正在投入的做一件事情时,你突然出现并对他指手画脚,孩子这时候会产生一种叛逆心理,即使他听见了也会假装没听见。

  所以父母要细心观察,知道何时该叫孩子,不要随意打扰他的活动。当然,这个前提是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叫他,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没有听见,你可以走到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得跟他讲话,这时候孩子就会注意到你了。

 2、说话简洁,少一些唠叨

  唠叨很多父母的通病,如果孩子没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这时候你会不厌其烦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这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接近奔溃的边缘。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叛逆心会变得越来越重,最后导致爆发。

  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抑郁的孩子占47%,而学习的压力主要原因来自于父母,因为父母过高的期盼和不厌其烦地唠叨,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学习上,父母只要说重点就可以了,最好只说一遍,你说得越多,效果反而越不好。

  3、指令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指令,让他知道此刻应该具体做什么,比如“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换成“把玩具收起来”或“把被子叠上”,这样孩子就知道应该干什么了。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用抱怨、不耐烦等带有负面情绪的语气。尤其要避免威胁性暗示,没有孩子喜欢整天活在威胁里。

  4、耐心等待反馈

  其实,磨蹭是人的天性。当你给孩子第一个指令后应该耐心的等一会儿,当然这个时间要有度,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如果一分钟后孩子没有给你反馈,这时候你应该过去看看他正在做什么。

  如果他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你的事情不赶时间的话,就不要打扰他,如果你要出门时间很紧,这时候你可以耐心地跟他沟通,“妈妈知道你这件事很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回来再做,如果现在再不走,我们就要迟到了。”

  如果他点头,你就可以离开了,如果他摇头,你就在他身边看着他,直到他抬头看你,然后把之前的话再说一遍。这时候孩子就会认识到你是认真的,那么他就很自然的会重视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