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_学习
如何培养 初中 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做任何事情,事先都应该有所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数学学习更应该如此,在课前要求学习提前预习,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大致有个了解,找出本节的重难点,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上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是温习学习过的知识而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由此可见,复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及时复习,否则会遗忘的很快。
二、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学生认真听讲是学会知识,提高能力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没有抓住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课后花再大的力气,再多的时间都无法弥补。很多学生自作聪明,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和书上的内容差不多,觉得没必要听,认为自己课后看看书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学生。事实上教师上课并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讲给学生,在备课的时候,教师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加工并升华,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课堂上。有些学生看起来书上讲的很简单,课堂上听课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障碍,原因是他上课没有领会教师所教的内容,忽视了很多细节。所以我们教师上课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由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因此上课时,教师尽量上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多回答问题,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数学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符号。在表达数学概念,数学解题过程中,都要用到数学符号语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几何学习中,每一步证明过程必须都有根据,推理自然,要学会适应专门的数学语言。正确适应数学语言,不仅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而且也可以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数学作业书写方面,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解题的步骤,以及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在小学解应用题时,一般要求学生用列简单算式的方法去解决,然而到了初中学习方程以后,就应该要求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解,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教学生记笔记
(1)记异处。所谓异处,就是多于课本的内容。教师讲课时除了对授课内容或详或略做恰当的处理外,往往还会做一些适当的补充。补充的内容有例题、方法以及对疑难问题的解析等,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扩大知识范围、启迪思维等很有帮助。所以要求学生将这些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从而使所学知识更系统、更丰富。
(2)记问题。所谓问题,就是记下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或自己的某些思维观点等,以便课后与同学或教师讨论交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观点。
2.教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是阅读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是课本,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本功。相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收获是不同的,阅读是要做到边读边思考,边做记号,领会了再读下去。对重要的内容要重复读,对难点内容还要展开讨论,对于例题,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技巧。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多充当“导读”的角色,多点拨自学方法,使学生少走弯路,多获效益。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3.教学生会质疑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去议、去质疑,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例如一次函教y=kx+b(k不等于0,k、b为常数)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图像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总结出六种位置关系。
4.教学生会反思、总结
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比较一题多解的不同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并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是否减弱,结论是否加强?题设和结论互换后是否成立?问题是否推广?等等,总之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类比等方法,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另外,在教学中,每当学完一个章节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后理清思路,将知识点纳入知识系统。若学生的归类、总结有不完善之处,教师应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矫正,得出正确结论。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注重多层次、多角度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学生就会积累成一种学习经验,这就是学法。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有75%至85%的知识是通过工作、自学和科研中获得.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从七年级开始就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树立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思想.新课程浙教版教材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读书基地,新颖的章头图语,重于动手实验与实践探索的教学内容,难度适当的课内练习、作业题和复习题(小结、目标与评定),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会他们阅读课文的方法。
“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为了读有所悟,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精心设计预习提纲,由教师示范阅读课文,从中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定义、定理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建立适当的检查职责,书写简明的读书笔记等.检查可分为教师抽查,小组互查,同学之间互测等形式,对检查中有知识缺漏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使之一起前进.
另外还可以与家长联系,以求互相协作,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设计预习提纲应尽可能浅显易懂,使大多数学生细读之后就能理解.提纲的拟定可围绕下列几个方面:教材内容涉及到哪些数学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如何?概念、规律是怎样揭示出来的?用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步骤有哪些?关键是什么?这些概念和有关相似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