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你的孩子成绩下滑了吗?
不知不觉中暑假已经结束一周了,不过孩子的状态并没有调节回来,孩子主要有以下的状态:离不开空调、停不了追剧,走不出游戏,放不下手机,孩子无法尽快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学习。由此可见,开学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新学期,提醒各位家长们:当孩子出现这些信号的时候,可要当心了!
被动学习
整个暑假,孩子在家吃吃喝喝,没有学习压力,很多坏习惯就在这两个月里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孩子的惰性也出来了。刚开学上学的时候就拖拖拉拉,经常迟到;上课时玩笔或玩手,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导致课下练习题不会做;写作业不专心,总找借口往外跑,导致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孩子成绩下滑。
当孩子有一些现象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带孩子出去学习,可以是安静的图书馆、咖啡馆;或者陪同孩子学习,互相比赛,这样孩子可能对写作业更有动力。另外,孩子都是比较好动的,孩子不喜欢在同一个环境学习,偶尔换一下环境,让孩子心情放松。
写作业不分主次
小学生有些作业是“不用动脑子”的作业,比如抄写生字、单词、抄课文等。很多孩子一放学也知道主动去学习,但总是花费很多时间在写这种作业。当开始写一些“费脑子的作业”时,孩子的精力往往就没有刚开始那样充沛,对后面的较高难度的作业总是力不从心。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孩子写作业的顺序、主次;曾有一个孩子总是将简单的抄写作业放到前面写,较难的背单词作业推后,单词总是背的不上不下的。等到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明明有印象,但是就是无法准确拼写出来。
很多时候,孩子写作业不分主次,是因为孩子还不能对各种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不知道哪些事的、紧急的,哪些又是次要的、可暂缓处理的。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将这些复杂的事情进行分类,排列出轻重缓急的程度,然后让孩子一件一件去解决。建议写作业的时候遵循“中等难度–高难度–没有难度”的顺序。
只动嘴,不动手
有些孩子在回答问题或者是课堂讨论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不过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感觉都会就不写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这类孩子都因为少了某些步骤而扣分,遇见不会的就放弃,经常无辜的丢分漏分。这种现象反映出孩子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也反映出孩子不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在督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让孩子重视作题的步骤。不要觉得简单就不写了,用嘴说是不行的,必须落实在纸上。写题重视过程,注意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吸取教训,防止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