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学生探究的心理和学习规律,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主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材料,为学生创设条件。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设计现实型的问题,注重难易适度
 

数学课堂不仅要思考自身的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开放小教室走向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现实型和问题的适度,数学知识运用就出现脱节现象。这也恰是数学教学中要好好解决的矛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现实性和适度性要很好把握,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来越敏捷。
 

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我创设了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妈妈和她的朋友合办了一个鞋厂,当时妈妈投资了3万元,朋友投资2万元,结果她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

设计比较型问题,注重探索性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区分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法进行任何事物的认知活动。学生通过事物、知识的比较、分析、探索、归纳、总结得出了事物的规律,寻求问题的同一答案。这是一个需要准备大量资料,并从中归纳总结出规律、结论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比较型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时,教师先出示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让学生进行比较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把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定律掌握的更牢固,更容易运用。
 

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
 

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我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三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我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我再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
 

我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将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又是多少平方厘米?我再将三块木板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并请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三块木板平着重叠放、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使得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表面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放法表面积是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掌握,我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一只火柴盒,让学生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提问学生,火柴盒的内盒如果不拿出来,这时求它的表面积要求几个面?如果将内盒拿出来,不计火柴盒的厚度,求做一只内盒要多少材料?要求几个面?这时相当于求什么?如果求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材料,又要求几个面?这时又相当于求什么?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少的。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
 

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这样,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创造思维。
 

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幽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中的幽默恰能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之功效。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一节练习课上,我让学生填合适的单位,一张床的长度是2(?摇?摇),有学生说是2厘米,我没有马上肯定对错,而是开了个玩笑:“老师第一堂课就讲过,同学们的小手指甲的宽就是1厘米,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任务,晚上睡觉时就睡在自己的小手指甲上,看看有谁能睡得下。”
 

学生们哄堂大笑,进而那个说错的同学马上说:“我知道了,不是2厘米,而是2米!”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又比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少数学生由于粗心、马虎,在读写整千整万的数时,不是少写少看一个0就是多写多看一个0,在订正作业时,我强调:“小朋友们的眼睛看数字时一定要小心,不然会出笑话,假如妈妈吩咐你去买标价为1200元的电视机时,如果你不小心把1200元看成了12000元,那个卖给你电视机的人肯定悄悄的窃喜‘我发财了!我发财了!’”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气氛中,明白读写整千整万的数要仔细。这就是教师幽默、形象地发挥出来的教育功能。

兴趣导入,铺垫学习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新课导入设计上,要多花心思,多下工夫,让开场曲不同凡响,才能一下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中.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通过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去吸引学生把课下肢体的兴奋转移到课上思维的兴奋中来,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莎士比亚说: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在数学教学中,以讲故事为开端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 如讲解“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我在备课时准备的就是童话故事:小猪笨笨过生日,猪妈妈给它买来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妈妈切成八份,让小猪吃四分之一,小猪笨笨说我过生日,我得多吃点,我要吃八分之一,让弟弟少吃点,让他吃四分之一,猪妈妈笑了:你算错了……听着童话故事,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内容上,我适时拿出大蛋糕模型给大家演示,学生们饱含兴趣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 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一上课就要给大家猜谜语:没嘴会说,没脚能走,发出指令,人人遵守. (打一日常用品)并请猜中者把它在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们马上进入到猜谜中去,猜中者兴奋地跑上讲台,把我要讲的内容画了出来. 一节数学课如此快乐的开端,使学生对数学课兴趣大增,让数学学习很快地进入到欢乐的气氛中. 为讲新课做好了情境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优化数学思维教学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个班,不同的教师走进教室,学生的反应大不相同:与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课堂氛围要活跃一些,而有的教师课堂就沉闷一些.这说明课堂气氛不仅和教师当堂课的教学有关,而且和师生间关系也有联系。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信任和理解就为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了基础;相反,长期不融洽、不默契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可见,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教师要先行.笔者对我校2个班级的110名高一学生就数学学科难易程度做了一个调查,约6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容量较大,内容比较抽象,常给人以枯燥感;当被问到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时,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有亲和力的教师.由此可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教师将自身的情感寓于教学内容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教师激发起来之后,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建立,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课堂导入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催化剂”
 

精彩的导入就像无形的吸铁石,一下就能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突破口.相反,按部就班的导入,日复一日,课课无新意,一上课学生的热情就冷了半截,要再想重新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恐怕就难于上青天了.一节本可上得十分生动、比较成功的课,在开头的几分钟冷场,整个课堂氛围便可想而知了.记得在介绍空间几何体时,笔者是这样设置的:呈现美籍华人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图片(法国卢浮宫)和国内一些比较著名的建筑,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明白立体几何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同时,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振奋的精神状态.如,让学生观察教室墙面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点线面定理的理解和正确应用.其实,精彩的开头方式颇多,有激情式、质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等.不过,每一种方式都要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和实施,因而,要在授课前做精心设计.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