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成绩涨得最快的孩子,具备这些特质……
孩子的有些能力和表现,往往预示着他们今后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各种学习习惯开始养成固定,有些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这不仅仅是包括好习惯,也有不好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现的好习惯或者不好的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是优生还是差生。
能够做到以下4点的孩子,开学之后成绩涨得最快!
一、面对问题喜欢找办法
一天下午的时候,几个7、8岁左右的孩子在玩,过了一段时间,这几个孩子玩电脑玩到肚子饿了,嚷嚷着问有没有零食吃,于是家里人给这几个孩子拿了水果罐头。有2个孩子似乎没吃过这个东西,发现打不开就让自己的爸妈帮忙开罐头。而剩下那个没有寻求帮助的孩子,见他仔细观察着罐头,口中若有似无地读着什么,然后他轻轻一拍、一拧就轻松打开了罐头并率先开心地吃上了。后来,得到帮助的那2个孩子还埋怨那个孩子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开罐头的方法。
这个细节没有被任何一位家长注意到;面对问题,喜欢找借口的孩子,注意力是放在推卸责任上;面对问题,喜欢找办法的孩子,注意力是放在学习和研究上。一个把目光投向过去,一个把目光投向未来。
二、学习上从来不讨价还价
妈妈让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他便提出交换条件:做完作业后要多看一小时的电视;妈妈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试有进步,他又盘算着一个交易:考试进步了就要给他买玩具玩游戏……这种讨价还价,也许会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却不持久,并具有严重的后遗症,孩子会丧失主动追求知识的动力和兴趣。
当孩子讨价还价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温柔的坚持: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定下规矩。当孩子试图越过规矩时,不管他怎么软磨硬泡,家长都要努力让孩子明白你的立场。温柔的向孩子反复叙说原因,孩子自然会知难而退的。
给孩子2个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家长提出的条件,孩子多多少少会觉得不是自己的意愿,所以才会和家长讲条件。在孩子应该做一件事之前,家长可以先给孩子2个选择,比如,孩子吃完晚饭想看会儿电视再写作业,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先看20分钟电视就去写作业,或者写完作业后看30分钟电视,由孩子自己做选择,能避免不必要的讨价还价。
三、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总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并取得良好成果。而一个高效的人,也必定是具有时间观念,并且是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的人。这一点,无论对于以工作为重任的大人,还是以学习为主业的孩子,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年纪较小的孩子往往没有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有的是,总也用不完,所以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而且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玩耍;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清晰的时间观念,学会管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四、善于积累知识
成绩优异的孩子一般会有丰富的知识量,他们会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去学习新的东西。小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课堂学习、参与实践活动、阅读课外书籍。成绩好的孩子课余生活,他不仅能把作业按时完成,还常常去读各类书,经典名著、报刊杂志、史书传记。写作文经常能引经据典,颇见文采。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学会阅读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见识、积累好词好句,还能提升孩子修养。所以,要让孩子成为学霸,学会积累知识,可以让他先从阅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