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英语是Nanjing Massacre。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扩展资料:
坐落在南京江东门街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正是当年日军对南京平民进行集体屠杀的地点之一。纪念馆中的灯光并不明亮,并以黑色的内墙作为陈列的背景,然而与纪念馆中展示的各种日军暴行相比,就连黑色都显得太明亮了些。
正当日军开始进攻南京时,日本大本营任命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朝香宫鸠彦王以陆军中将衔接替松井职务。朝香宫抵达南京前线司令部,责令部下尽快攻陷南京。南京沦陷前,朝香宫发出了一连串由他本人亲自盖章签署的命令:“杀掉全部俘虏。”
在这样的命令下,进入南京城的日军,除了对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外,还随时随地任意杀戮南京居民,甚至还出现了“杀人竞赛”。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些遇难的中国人中,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也有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更有许多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
约有十余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机枪疯狂扫射,顿时间,尸体蔽江,至少有5万余人惨遭杀害。日军在汉西门外集体屠杀难民和非武装军警7000余人,江岸尸体纵横。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