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出色教学方法_学习
农村 小学 数学出色教学方法
特别在农村,由于幼教起始不同,又受环境影响,留守儿童较多等,产生了有别于城市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性。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农村小学数学出色教学方法。
趣味操练,实践促内化
农村孩子持久性差,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更有甚者,爷爷奶奶会帮着孩子说谎、找借口,从而养成孩子依赖、懒散的性格。因此,算术操练是督促农村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的良方。但我们发现,畏难情绪会使很多孩子“讨厌”数学,所以一年级的数学操练一定要注意趣味化。比如在计算操练时,我经常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测试纸,出示同数量、难度相当的两组题(A组、B组),同桌两人分选一组,进行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既防止了抄袭现象,又收到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但对于一些“比一比、选一选”之类相对抽象、思维度较高的题型,例如,“小明和小丁在50米跑步比赛中,小明跑了9秒,小丁跑了8秒,谁跑的快?”“小红和小芳看同一本书,小红看了59页,小芳看了72页,谁剩下的页数多?”……如果只是画面呈现、师生对话、总结讲授,那只会使极少一部分思维发展相对较快的孩子掌握。根据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针对农村一年级儿童,我经常会安排趣味实践课,使这些抽象的描述具象化。“我是小小计时员”一课中,我设计安排了“谁跑得快”、“谁看得多”、“谁剩得多”、“谁抓得多”,让孩子亲身实践,使用计时器计时,从而有效理解“用时长的人跑得慢,看的页数多的人剩下的少”等。农村孩子的生活见识不够丰富,数学课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现实思维素材、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才能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发挥各自潜在的智慧,真正使他们爱学习、去学习、懂学习。
示范要多,学习严谨化
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在数学课堂,语言示范是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思维完整性、条理性的重要内容。如,在 “比一比”的概念教学中,当我出示了实物图后,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一根长,一根短;苹果树高,石榴树矮……”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话,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完整”,虽有几位孩子做了补充,也基本不能表达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之类的话。
在农村小学一年级的课堂,这些也需要示范,如: “红色跳绳比绿色跳绳长,绿色跳绳比红色跳绳短。“苹果树比石榴树高……”“XX最长,XX最短。”…… 数学课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如何教好不同学段的数学更是有待终身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断地追求、探索教改新路子,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我们期待着发现、期待着成功。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
细化要求,数学生活化
在农村,课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如果太空洞、太笼统,学生根本不懂如何去操作。上课组织教学时,如果只是要求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孩子其实不能理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时,新版苏教版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有48人开会,有20张桌子,才有4把椅子,还要搬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这道题出现了三个已知条件和两个问题,读题之后大部分孩子不能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我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创设了“家里请客”的情境:“小朋友们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说有20人要来吃饭,让小朋友帮忙搬凳子,数一数,才搬了4把,算算还要搬多少把椅子呢?每人再分一个碗,才拿来了10个,还要拿几个呢?”顿时,小手都举了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进而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本上的图文,感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低起点,设计层次化
在农村小学,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就只能数出1-10的数字而已,学前知识薄弱,起点很低。再加上他们年龄小,大多数留守孩子受到长辈溺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这一切,如果还是按照统一学标去开展教学,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孩子的落后及厌学情绪。
教学中,我放低了教学期待和学习目标,解放数学课堂,注重目标及内容设计的层次性,让一部分孩子先“富”起来,针对无知识基础的学生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让每一个学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材编排注意了方法多样化及方法优化,但是在农村小学一年级开展此内容教学时,我对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由于农村家长的辅导方法不对,一部分孩子20以内的加法一直用数手指的方法计算,小孩子觉得这样形象好记,对所教“凑十法”比较排斥,以至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感觉到非常困难。对于这部分孩子,刚开始我允许他们数小棒来进行退位减法,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儿歌、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40分钟的一节数学课,他们很难保证40分钟都保持旺盛的精力。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好玩?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下备课时,我就思考能否编个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开课第一天,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我给他们编了这样的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放在桌子上,小手放桌上。有发言要举手,声音要响亮。”预备铃声响后,学生口中念着儿歌,就不会交头接耳,也提醒他们做好课前准备。教学“>”“<”“=”时,他们学会了这样的儿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千万别忘掉!”练习时,我让学生言行一致,用食指和中指做出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比如说,8○9,我说:“举!”全班学生举出自己心中的符号,既形象、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教师了解全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游戏对于组织教学很重要。新课开始,为了激发全班学生的求知欲,这个时候游戏导入很重要,可用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时间不能过长,因为自主探索新知部分还需花费学生大部分的热情和精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教学策略
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答案。
例如,《统计》这节课,主要是统计客人、统计鲜花、统计水果。第一次在一班上课时,由于小动物的头像卡片只有一套,我只设计让两名学生上黑板,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统计出小狗、小猴、小猪这三种小动物的数量,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观察这两位同学统计的过程。课后,感觉效果不好! 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后,我觉得应该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情境图中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让每个学生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在二班上课时,我决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统计出三种小动物的个数。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练习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3(2个摇绳的,3个跳绳的)。
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5+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5+4呢?”她说:“有5个小朋友在跳绳,旁边还有4个小朋友在排队等着,一共有9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学生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学生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的种类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实践运用情境等。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这些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参与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开展探索性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整堂课采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模式进行。我把教室模拟成一片大森林,每个学生都是森林中的一种小动物,然后给每个小动物发放自己家的位置信息,如第几排的第几列,让小动物们按照自己拿到的位置信息去寻找自己的家,最后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家,我就给他一些小奖励。当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时,我会接着问他们前后左右的邻居分别是什么小动物,隔几位又是哪个小动物的家。然后我还会指定一个小动物,让大家说出以他为中心,隔几位分别是哪些小动物的家。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昂。通过参与有趣味的游戏,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农村小学数学出色教学方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