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操作_学习
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操作?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校也推行学案教学法,“学案”是“学案型教学法”中的重要元素。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往往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上就能掌握了。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从而使自学积极性更高。
教师要对引导学生自学有足够的信心,摆脱“自学浪费时间,有的学生教都不学怎么能够自学”等误区,坚定只要引导得法,每一名学生都能自学的信念;指导学生自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不能将“自学探究”搞成僵死的程序或模式,要根据传授知识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灵活选用自学方法;自学课本要有充足的时间,不能走过场,要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科学设置自学时间,每个知识点的自学时间不能低于5分钟;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自学提示和时间要求,要营造一个紧张的自学氛围,学生不抓紧时间看书就不会做题,就会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
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既关注“生活化”,又突出“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材生动地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这里,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生活,又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情境生活化,但决不是简单地说数学等于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层面重复操作。因而,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也不应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更应注重情境的数学味。“情境的数学味”一个重要体现形式就是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来创设学习新内容的情境。例如:负数的教学:我们既可以从生活中出现的负数的形式来创设学习情境,比如:天气预报、电梯的楼层、银行存折上的支出等等,但我们也可以从数学本身的知识基础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口算2-1,接着出示1-2,结果是多少呢?这样从数学认知的冲突中引进学习新知。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初探
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以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简单地说,就是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通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2、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数学课堂上,教师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如创设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解决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从而引入线段大小的比较的学习。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性,易于促进兴趣的产生,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而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突出主体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加深印象,唤起学生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图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开始是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学到了一种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引趣、激趣和诱思,而情境创设是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的面孔,正如教育家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我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图片画面,创设故事情境并提出问题:“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忍,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片瓜地,孙悟空买了4个西瓜回来准备师徒四人每人吃一个,可是猪八戒跑过来对师傅说:‘师傅!师傅!还是我来分吧!’师傅同意了他的请求,猪八戒想先尝尝再分,可他吃了一块又一块,不一会就把分西瓜的事忘了,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完了!现在还有没有西瓜了?”学生听得很认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师又问:“一个西瓜也没有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生答:“0。”师又问:“0个西瓜3个人来分怎样列算式呢?”生很自然地说出0÷3=0。师再引导:“那0÷7、0÷100、0÷5000呢?”“0个西瓜能让0个人来分吗?”“当然不能了,那样没有任何意义。”也就顺利地引导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以下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1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因此,在课堂上恰当的问题内容和提问方式以及解答问题的过程都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促使其进一步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学中选择问题既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虚学生怎样学,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设问的出发点,使提问和思考成为实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保证。确定“问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考虑:(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问题。(2)选取实验材料,方法简单可操作性的问题。(3)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配,课本知识较强的问题。
2 重视口头举例,促进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讲的思维效率最高,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正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口头举例,不仅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进行表述,而且,举例说明能促使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如,教学低年级“认识球、圆柱”时,我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各自的特征后,分别举例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有些学生说,鸡蛋是球体的,因为可以滚;还有学生说,电筒是圆柱体,因为它的上下面是圆形的……这些例子能显示学生的认知情况,突出学生思维中的障碍,再在学生的讨论补充后,作了肯定和否定,从而使学生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正确思维。
3 巧设练习,强化思维
1、练习中突出关键。教师虽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和充分的讲解,但,也有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善于根据疑难问题,抓住关键,专项设计练习,突破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 2、练习中抓本质。数学知识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的,而学生辩别知识能力较弱,对知识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应针对情况进行进行归纳整理,揭示本质。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操作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