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 小学 数学教学设计思想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思想?数学的思想与数学的基础知识一样,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和重视小学数学的思想教学,对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对学生的能力及其数学素养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合小学数学大纲研究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首先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完整的研究和分析,把握教材的脉络,从教材的全局出发,高屋建瓴。然后就是建立各类知识点、概念或知识单元间的关系,通过归纳和总结揭示出教材整体所反映的内在的特殊性质的一般规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按照知识、方法、思想的吮吸去提炼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分类、抽象以及数形结合这一更高要求的数学思想去理解问题,配之与其适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整套丰富的数学思想范例或模型,形成一个活跃的思想与知识的网络体系。

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有机结合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要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数学的教案要在概念、法则以及单元结构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思想方法的设计要求。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归纳总结出教学的关键点的所在,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三者的一体化。数学思想方法是对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的整体性考虑,源于原型又高于原型,往往是在生动的原型基础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最终归纳总结,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的模式。
 

重视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是其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教师要把典型的、丰富的、正确的背景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了解,使学生和知识间存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思想都集中在对问题的接受、分析和领悟的过程中,把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数学知识中,形成一个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和探索问题的主观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概念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合理的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知识链得到拉伸,使学生对抽象的问题较好的接受和理解。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数学思想方法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感性地对背景材料及知识的规律进行探索发现,充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让学生领悟思考中所运用到的思想方法。
 

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体验成功,让学生爱参与
 

学习活动中,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学有所长,更要为“学困生”创造机会,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这样,使全体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道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4:3,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 )度。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答道:“90°2/5=36°.”答案一出,其他同学争着举手,有几个甚至在下面暗笑。她好像意识到什么,我让她说理由,她却怎么也不开口了。
 

看到她窘迫的神态,我说:“这个同学脑子动得快,很好。怎样既快又正确,你再考虑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及时给她解围。另一个同学讲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后,刚才那个同学又举起了手,她说:“我刚才是想用简便算法,昨天老师出了一道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l:2:3,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 )度。一个同学用90°l/3=30°,老师说他算得简便,所以我刚才就这样做了,现在我知道错在哪里了。l+2=3,昨天那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今天这个不是直角三角形。”我又追问了一句:“题目中哪个数字改一下,就可以用你的方法做了?”“4改成5。”她回答说。可见,这个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很好的,她第一次说错了,如果我不问青红皂白地训她一顿,不仅不能使学生自己主动探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答案,也严重挫伤了她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成功的体验,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的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不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再去体验更大的成功。
 

设疑激思是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恰当的提问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构建的一把金钥匙。在这一点上,我的具体做法是:1.在新旧知识点的连接点上设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设问: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高呢?面积呢?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经过层层设问,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在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上设疑:在教学21×43时,我设问:先用乘数个位上的3去21,得什么?3写在哪一位上?再用乘数十位上的4乘21,得多少?4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最后一步怎么做?通过层层设问,从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在学生认知的疑惑点上设疑:在教学“比的化简”时,有部分学生把比的化简如下: 我抓住这一契机及时提问:这样的化简正确吗?错在什么地方?求比值与化简比到底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了更深的认识。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平行线》时,当学生概括出定义后,我及时引导学生看书质疑:你认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为什么?通过质疑,使学生对平行线这一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吸引学生的数学课堂

通过有策略的提问教学开展,吸引学生注意力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小学阶段学生,因年龄尚小,心智不健全,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其行为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很难对同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小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一环紧扣一环,在某一学习阶段,学生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则可能错过关键知识点,从而影响到后续的整体教学环节。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小学生注意力。提问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有策略的进行提问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除法”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除法的意思,并学会用除法对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计算是主要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用利用提问教学的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策略的进行提问设计。
 

师:小红家中有五口人,小红过生日时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要将蛋糕分为五份应当怎么分最好?现在把蛋糕分成五份,给爷爷、奶奶一人分一块后,还剩几块呢?师:讲台上有10个苹果,要分给5位同学,那每位同学可以得到几个?生:2个。如果要将10个苹果分给3位同学又该如何分呢?生:10个苹果是没办法平均分给3个人的。师: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小学生对除法的形式与概念也就有了基本的认识。而通过教师与学生一来一往的提问互动,学生为了快速做出反应,得到答案,会对教师的话语保持高度的关注,如此一来,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通过有策略的提问设计,对培养学生注意力与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大声讲课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个性活泼、喜欢在课堂学习时做小动作,与同学说小话。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小学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就会加大声音进行教学,经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仍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同学开始注意力涣散,可以提高讲课声音,或大声进行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现在是上午10点25分,这个时间的时针、分针、秒针都分别停在哪个位置上?提问的对象可以首先选择注意力相较分散的学生。在教师提高讲课声音,以及提出问题情况下,其注意力将迅速回归到课堂之中,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其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数学课堂训练学生思维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积极协作与竞争的课外环境。外部环境对任何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的去思考和探索,就要师生共同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创造宽松、友好而又协作、竞争的课外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推荐学生阅读有趣的课外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数学游戏、举办数学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一探其究竟的好奇心。如,我在上多边形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2棵树要种5行,每行种3棵,应该怎么种?学生立即开始积极的思考起来,有的说要把树劈开来种,有的说要种成几何形状,有的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发现就连平时一个最爱“开小差”的学生也在积极的加入讨论。最后大家发现只要按造多边形的形状来种,可以有很多种种法。
 

2.创设宽松、平等的课内环境。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从压抑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营造一种乐学的课堂气氛,师生平等的讨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产生一种亲和力,消除学生的胆怯、戒备的心理。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就能促使思维更加活跃。如,我在“探索勾股定理”教学中,先询问学生是否需要预习一会,然后请学生讨论出我们在这一节课中应该学会什么?我随意的出了一个求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题目“请同学们算一算手中三角板的斜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一下来了兴趣,积极的讨论起来,最后他们自己通过看书得到了三种计算方法,有人说用尺子量,有人说先用绳子拉直,再测量,有人说我不用量就可以知道,是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我抓住这一时机,请他介绍什么是勾股定理,并帮助他一起讲解自己的做法。我很高兴的看到学生自己通过合作学习,主动的学会了这一课的新知。
 

调试好温度
 

1.引导充分感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学生获取知识往往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足够、完整的感性数学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并主动去观察、思考,进而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如教学面积的概念:①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哪些面?让学生摸一摸,说说感觉。②观察并比较这些面的大小,使学生获得面积“大”、“小”的直觉经验和感性认识。③出示背面画有5×3个小方格的长方形与4×4个小方格的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观察并比较长方形纸片与正方形纸片的大小。在学生两难之间翻过两纸片,数一数小方格的多少?得出哪张纸片大,哪张纸片小,进一步充实学生头脑中面积“大”、“小”的感性概念。④讨论:如果要比较篮球场和排球场的大小,怎么办呢?⑤启发思考并概括,得出面积的概念。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数学知识前后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一环紧扣一环,形成知识网络。教学中积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区设疑置问,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矛盾,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找寻知识的生长点,并进而将新知识的学习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实现认知的顺利迁移。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①观察:0.7 7; 0.67 67;0.075 75。提问:每组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②15÷5=3,150÷50呢?1500÷500呢?为什么商的大小不变呢?150÷5呢?1500÷50呢?要使商不变,有什么好办法吗?③由15÷5=3,你能知道1.5÷0.5等于多少吗?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思想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