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低年级数学教学

怎样评价低年级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的运用评价语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不失时机地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特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评价,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对学生有激励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所有评价方式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生作为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他对老师有一种不自觉的依赖和信赖,往往认为老师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崇拜老师,老师对他的评价可能会影响其一生。教师的评价语言必须要对学生有激励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
 

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困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

教师要提供”二次评价”的机会
 

“二次评价”指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够好时,教师允许学生以改正以后的第二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低年级学生测试成绩不够好,很多是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进行“二次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等于告诉学生:学习有快慢是允许存在的,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位学生就被贴上坏的标签了。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这么做,对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对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有个小朋友,第一次测验成绩只有六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让他订正。我发现他主要是由于考试速度不快,来不及听老师读题而导致成绩不好的。我与他订正好试卷、分析了原因后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100分。在公布成绩时我以100分作为他的成绩,所以大家(包括他自己)都没有把他当不好的学生看。在以后的考试中,由于他心理上没有压力,考试速度加快,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共同提高。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学生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学生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有的课上,教师问得热闹,学生答得争先恐后,但只是少数的优等生在与老师“唱戏”,而大半的学生却在一旁冷冷地“看戏”,没有插嘴的权利。有的课上,老师设好框框,让学生按老师意图来“参与”,一旦回答不符合老师原先的设计,即被老师马上“拉回”原来的问题。这样的参与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参与。我们就是要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教师包办做、学生盲目看;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少数学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种种倾向。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相信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只要给与适当的帮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2、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就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我首先提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的?让学生回忆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由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的。此时再提问: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并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形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最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手段获得真正的知识,这是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创造性活动的信心。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已经用过这种方法,这一次又让学生学会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新的较复杂的问题。“未来的文盲已不是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寻求探索新知识。
 

3、合作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能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使用。同时合作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的素质。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有效地变化为主动地探索新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并能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小组内讨论、倾听、反馈可以拓展学生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也是新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交往能力。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利用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发挥数学学科的这一优势,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用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圆”的知识时,我就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三户人家,这三户人家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在这三家想要共同打一口井, 那么这个井的位置怎样确定才能够使得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立刻产生了兴趣,纷纷在下面讨论了起来。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由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圆的知识, 于是一些学生就想出了要用的圆的知识来解决,进而得出结论:在三户人家所构成的圆形的圆心处挖井最合适。紧接着, 我们就可以继续提问:怎样确定这个圆的圆心位置呢? 学生又进入到了新一轮的问题讨论中。就这样,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们应该以数学特有的美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色彩斑斓、形状优美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103×103=10609,301×301=90601……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
 

前者给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后者则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再有,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以及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中学生容易对一些名人产生崇拜,利用这一点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时穿插介绍一些比较有名的数学家的轶事。比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可以讲诉古希腊数学家塞乐斯的故事,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还有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英勇献身的故事等等。我们应该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培养他们审美的情趣和情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
 

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研究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22页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两个同学一组进行猜数游戏。
 

甲:我想了一个四位数,你能猜中吗?乙:试试看。乙:是4700。甲:不对。乙:我怎么猜呢?甲:想想看。乙:比5000大?甲:对!乙:比6000小?甲:对!乙:是5500。甲:大了……教师可以利用上述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迸的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心理上更得到了满足,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何愁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堂呢?
 

教师要善于把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有用、有趣,成功的东西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他们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喜欢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尝试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感受统计的必要。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两个小组的同学依次报自己的年龄。报完后,教师问:你们知道7岁的有多少人?8岁的有多少人?9岁的有多少人吗?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师追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马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再报一次,有人说分年龄段数人数……大家觉得都不是很好,最后一致认为需要在每人报年龄时作记录,于是让学生每人再报一次,其余两组认真做记录,做完后,教师抽几个同学的展示,有画“o”,有画“、/”,有写“正”字的。显然,这几种记录方法都是对的。怎样把学生引导到“正”字统计法上来呢?教师接着问:这些记录方法中哪种能很陕知道各年龄段的人数呢?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发现:数符号要一一地数,慢!而一个“正”字五画,快且简便,很自然就接受了新“正”字统计法。再让学生根据记录制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提数学问题。然后再利用投玻弹比赛再次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巩固“正”字统计法。最后,再根据各组今天的表现所得的小红旗数制成统计表,并问:你们看到这个统计表想说些什么?整节课,学生都在一步一步产生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引下,主动去探索、获取知识的,这样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习效果当然不错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怎样评价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