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应用都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上是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体会,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少先队活动,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 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 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 另外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向学生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要求教师在仪表、言行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努力做到“四个四”,即:“四心”(热心、耐心、 关心、诚心),“四正”(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四导”(教导、 引导、指导、疏导),“四爱”(爱国、爱校、爱班、爱生) ,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用躬身示说、为人师表的具体言行感染学生. 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 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要重视发挥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努力促进学科知识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寓德育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虽然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 一部分,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 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 年. 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 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活动,注重学习反思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靠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在操作、合作、交流、探究等多项活动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教师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通过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都应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前,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反思的同时,数学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概括和提炼。
 

充分利用游戏,营造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数学探究能力,获取数学知识。如果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授知识,而让学生只是坐着听课的话,有的同学很容易就走神了,根本听不进去。如果我们抓住他们的活泼好动特点,以游戏和小组讨论两种方法入手,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5,用这些5的物体编成儿歌;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然后小组合作把这些儿歌改成乘法口诀,这样,不仅活跃了枯燥的数学课堂氛围,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高涨,学习效果非常好。
 

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级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把数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业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通过实践,学生从中懂得了凡事要多动脑筋、找窍门,体会手和脑同用的益处,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郁,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言,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如对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用“好棒”、“真聪明”等激励性评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可用“进步真快”、“加油啊”等鼓励性评语,对后进生可用“继续努力”等评语。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就不难了。许多研究表明,在杰出人物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地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出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使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一些简单的例题教师可由学生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特征,无论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我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则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组织同桌、小组讨论,让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集中多人的智慧。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老师引导、启发、点拨,帮助使其解决。
 

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就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