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日或几堂课就能解决的。我们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平时教育、法制教育、行为教育。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有机结合,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以课堂为平台,寻找教学中“法”的踪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用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处于一种思索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形式,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数学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讲授计算器的作用时,让学生动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四年级45名学生去遵义参加小学生体艺活动,有两辆限乘21人的中巴车,应该怎么办?”
 

在这里,可以对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并且可以提到关于今年比较热门“酒驾、醉驾、超载、超速”的话题,以此让孩子不仅知道关于超载等违法严重性,也多点实事常识。于此同时,在教师制作教学统计表知识时,可以联系情境图和统计表,给学生讲动物保护知识或是环境保护知识,让孩子们懂得不违法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以身作则,懂法护法。 这样有目的的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但让教学毫无枯燥之感,反而更让整个课堂中像是在寻“法”的探宝之旅,学习过程有趣、学习结果有效。

走进生活,在学知乐趣里感受“法”之魅力
 

《课标》明确:数学要树立学生大数学观念,走进生活,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的利用某些教育手段,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生活引入班级,让学生充当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验、去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丑美,以培养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行为打下基础。当前教师上课时少而内容精的素质教育时代,把内容讲到点子上、重点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去讨论,去游戏,变被动为主动。“角色体验”效果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雨细无声”,法制教育渗透如春风细雨滋润学生。
 

基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游戏让他们喜闻乐见. 在数学游戏教学时,让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有所感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小数”这一课中,导入环节让学生们玩“团团抱”游戏。每个学生都有一牌子,牌上分别是0-9数字或“.”符号,号令一发“团队抱”组成数字最大组获胜。游戏前两局,我发现孩子们为了最大数都不愿身为小数点的同学加入。针对这些现象,我告诉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大家做的很好,但是抛弃小数点同伴力求大数,会不会让我们小数点小伙伴伤心呢?如果我们“团团抱’点前数大点后数小,是不是还有机会获胜呢?就这样,根据小数点的话题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身边的法律,我们已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大人,大家在游戏时必须遵守规,负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在遵法同时,懂得变通,既不触犯法律,又不伤害他人,还能在法律规则中有丰富收获,何乐为不为?我们不是死读书,也不是死学法,而是让它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生活创造便利。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一

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收集的资料可以是数学教材上的,可以是与数学学科有关的内容。如我在教学《正数和负数》时,通过现实生活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例,让学生在黑板上表演,伸开自己的双手,以“右手为正数,左手为负数”等实际问题,来了解正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违反国家法律是要追究责任的。因为这节课我们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备课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在生活、生产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进行法制教育知识的渗透,让学生结合现实中的生活来理解和认识这些法律法规。
 

搞好自身素质,提高法律意识
 

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是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法制理念。但是,我们教师平时要不断地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地意识到法制教育是我们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把法制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课堂中,教育学生时要做到热心、关心和帮助。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我们就是要注意提高法制教育的能力,讲究方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老师讲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一旦出现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把法制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消除学生心灵污染,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七年级教学中,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节教学时,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灰渣袋的数量,通过计算自己家庭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使用灰渣袋的数量,结合灰渣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法制教育、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二

找准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进行科学渗透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认真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然后进行科学渗透。在进行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5.3《分式方程》一节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又如,在进行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7章《测量旗杆的高度》数学活动时,可以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又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数据的波动》一节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正确引领,言教不如身教师生共遵“法”
 

“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少”,这是叶圣陶告诫教师的名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来诱导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时时刻刻与教师相伴,往往“度法而师之”,对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模仿、照学,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教育途径。鉴于此,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尤其是遵纪守法,严守校规上;从小事做起,不用粗暴训斥学生、体罚学生,教学中使用术语、文明用语,不用方言、粗言,学生犯错说服教育为主,指出不足,启发自觉;教师要勇于承担错误,一旦发现出现疏忽和失误,及时在学生当中诚意解释和反省,避免给学生留下任何消极的榜样形象;教师应该自觉不断学习法律,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严守教风管理、教师考情制度,以此以身作则,彰显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法制现实版学习
 

教师潜移默化的身教影响力,使得孩子们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是很有效的,不管这个学生现在书念得好不好,至少他在品德方面,法制方面能做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三

一、充分认识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法规资源,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可以增强数学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样,我们既完成了法制教育的任务、实现了法制教育的目标,又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实现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
 

二、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充分挖掘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找准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然后按照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潜移默化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快乐地接受法制教育。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时,在“多个有理数相乘”法则中,“多个有理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是零,结果就是零。”笔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渗透。“一个人的人生千万不能乘以零,否则你的一生就等于零,如果一个人一旦染上毒品就相当于将你的人生乘以零。所以,同学们千万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莫让你的人生乘以零。”通过循循善诱的教诲,学生三年的时间能够在思想上坚定地拒绝毒品,防范毒品。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知识,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用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增强依法执教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