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数学课堂

怎样把握数学课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今天,朴新比小编给大家带来与数学有关的方法。
 

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作为服务者、引导者,而不是展示者,更不是号令者,不能把自己的征服欲带到课堂,也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花样、新颖。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同时设计的过程一定要有安全感和可信度。孩子是不容易哄骗和上当的,选材时一定要选择孩子能感受到的、真实的。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面积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文具盒的面。归纳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从而建立面积的概念。把抽象归纳通过自身体会感同身受,只有体验才有感悟。

实行民主教学,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抱有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如何使 小学 数学课堂生活化

运用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引出数学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地运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运用生活实际这样导入:小明和他的同学共4人去春游,带了8个苹果,4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蛋糕每人分得多少?能用我们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从而引入课题。由于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的事例,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写字比赛和口算比赛活动,让学生记住自己每分钟能写几个字和做了多少道题。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使研究性的学习过程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
 

发现问题,进一步探究,解决重难点,是一节课的关键。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个人自己探究。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数学中教师要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充分展现数学情景的自然美、数学符号和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学习《周长》,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一片树叶的周长,量一量自已的腰围,量一量课桌面的一周长度等等。再如,学习《统计》一课,让学生分小组统计当前正在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你最喜欢什么运动?有“呼啦圈、拍球、踢毽子、跳绳”,根据小组的统计,综合全班的统计,并根据统计,多开展哪一些学生们喜爱的体育运动。还可以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有鱼、肉、青菜、水果等等,让学生自己统计,并思考我们应该吃什么比较好?从而得出不能偏食,要什么都吃才对身体健康有益。从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的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并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美。
 

营造宽松的数学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让课堂活跃起来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第一要注意情境教学,通过讲故事、设疑问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针对学生特点,激发他们表现欲;第三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适时进行鼓励,培养勤于质疑,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我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先把两个纸盒挂在黑板上,边说边问学生:每个盒子里放进4个皮球,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学生用二四得八的口诀很快算出一共有8个皮球;然后我又把8个皮球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问学生:一共有8个皮球,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一个盒子里有几个皮球?学生答:4个。这时,我并不满足于学生所求的计算结果,接着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回答了其中的道理。
 

当回答得有理有据,准确无误时,才算解决了问题。像这样的教学,对低年级来说,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他们通过动脑筋后所能接受的。这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我在讲长方形周长一节课中,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征观察每条边的长,利用通俗的、学生所熟悉的“一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然后,画出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并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几种算法?学生先后列出:10+10+6+6;10+6+10+6;10×2+6×2;(10+6)×2四种算式。又对照这四种算式让学生认真思考,找出最简便的算法,从而导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长+宽)×2,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得主动而灵活,学得开心而又有所收获。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尽情展现个性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信息的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平等的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学生就能通过交流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说:“要给一间长8米、宽4米的客厅铺地砖,现在商店里有边长分别为60厘米、80厘米、1米三种型号的正方形瓷砖。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使用其中一种,并说出理由。”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铺边长为60厘米的瓷砖接口太多,有的认为铺边长为1米的瓷砖接口虽少,但与地板面积的大小相比又显得瓷砖大了点不好看,大多数认为铺边长为80厘米的瓷砖比较美观大方。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像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
 

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化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是针对不同的个体学生,他们的性格、身心及心理都有所不同,并且每个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计划与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尤其是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中,教师在数学互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不能过于片面,要对学生有较为整体的认知。此外,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每个层次的教学要求要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达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不至于挫败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可见,分层教学的实质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因材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氛围
 

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感情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我们会遇到师动而生不动的情况,其中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教师没有意识到互动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良好的互动需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要以一种商量、探讨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对话。如:“你表达得真好,说得很具体,老师听懂了。”这样的话语使学生与教师的心拉近了,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既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一方面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材料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计算等过程领悟数学规律和方法,整个互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怎样把握数学课堂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