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小学 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分层次设计提问,循序渐进引导吸收
 

数学知识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必须在了解学生和透析教材的基础上从新奇的角度切入,分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吸收知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思考和提升。笔者教学“小数乘整数”时,为了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对小数乘整数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于是设计了如下问题:4个0.1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达?
 

同理4个0.01是多少?4个0.001又是多少呢?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找出规律:积的小数决定于因数中小数的总和。然后再让学生分析0.8×3这类非特殊小数,进行引导: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算式表达成0.1×4这类特殊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呢?学生恍然大悟:因为0.8×3=0.1×8×3,所以0.8×3=24×0.1,这样大家就从最基本的小数单位出发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数学原理。最后再写出更复杂的2.59×5等让学生根据算理讲解并计算出来。如此设计层层深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突破教学难点,加深了印象。

立体整合,步入练习的“你中有我”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数学本身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
 

象这似数非数的练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环境。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

开放课堂,倡导练习的“百家争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重复了所谓开放性的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
 

因其特点,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富有挑战意味,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鉴于此,它的设计一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二要能具有让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们有时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问,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学生怕说错被同学、老师取笑,有问题也不敢说,要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乐于提问,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熊妈妈给两只小熊分西瓜,熊妈妈说:“弟弟分三分之一,哥哥分四分之一……”还没等熊妈妈的话说完,熊弟弟便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哥哥分得比我多!”然后教师问学生:“熊妈妈分得公平吗?你觉得谁分得多呢?”学生们对问题很好奇,想要知道问题答案的兴致很高,这样的问题不但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还会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加强实践,跳出练习的“纸上谈兵”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数的组成》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坚持课堂提问的多样性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 “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n ,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3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策略
 

怎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练习生活,问题激发探究
 

如果数学课堂只是充斥着概念的宣读与数字的演算,那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固有知识经验和兴趣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用生活情境驱动学生探索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知识能迅速被学生思维的
 

“最近发展区”所识别,以此来掌握探索和学习的主动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数学课堂要体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规律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和体味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契合与联系,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内容时,就设计了以下问题情景:马老师买书花了27元,买文具花了18元,买圆珠笔花了12元。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出马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此设置引导同学们分别根据先后求和的顺序不同分别列出以下算式:①27+18+12;②27+(18+12)。这样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便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借助生活经验探索原理,形成技能。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老师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问,变“学答”为“学问”,要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并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课上的“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生产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回答提出异议或给予评价,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从心理上处于期待状态,产生了一种渴望掌握知识的内在要求,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只有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提问的方法灵活得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客观而委婉,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敢问、善问。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