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教学目标技巧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也才能落到实处。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技巧
 

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全册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全册目标和单元目标,要在学期初集体研究教材时统一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在周教研和个人备课时制定。制定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目标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因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某一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部分,所以制定课时目标时,就要从全册和单元目标的整体考虑,恰当地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第二、有序性原则。就是课时目标的结构要按着一定的逻辑顺序。第三、适度性原则。课时目标不宜过多,要突出教学重点,要求要合理,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第四、可操作性原则。目标的陈述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测。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教学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识记,就是对某一知识点达到“认识”、“知道”、“了解”、“记住”即可。这是认知层次的最低要求。如“认知小数,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柱体,了解圆柱体的特征”等。理解,是以显示理解能力为特征,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通常用“领会”、“懂得”、“解释”、“说明”、“推导”等词语表达。如“理解分数的意义”,“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懂得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简单应用,其能力要求是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就是通常说的“运用”、“解决”、“学会”等。如“能够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小数”。综合应用,它表现为能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这种要求一般在“练习课”和“复习课”提出。

达标教学
 

达标教学是指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实施目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目标教学课堂的全过程。我是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的。前提测评,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与本节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搭桥”的作用。目标实施,具体步骤是:揭示新课后,出示教学目标。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般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学习目标的交待一般是教师口述。然后,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要求每个学习目标的完成都要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恰当地渗透思想教育。
 

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要给学生打下烙印。目标完成的如何主要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达成目标练习,这种练习不同于穿插知识点之间的问答练习,而练习的问题集中一些,练习的顺序要由浅入深,练习的方法和形式要多样化。通过练习获得反馈信息,了解目标完成得不好的对象,并进行适时地矫正。练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中下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把群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目标达成测试,即随堂进行的形成性测试。旨在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矫正。
 

数学教学技巧一

1.纵向延伸。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沟通前后联系,弄清知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递进层次。解答后再纵向延伸: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怎样解答?如果改变题目中的问题,又怎样解答?
 

2.横向展开。学生解题后,还可以横向展开,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进行解题(此种方法多适用于练习课与复习课)。例如:“修一条1800米的路,3天修了1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用多少天?”可以这样引导学生:①以1天修的路程数表示效率;②以修1米所用的时间表示效率;③以修120米所用的时间或以3天修的路程表示效率等方法进行解答。
 

3.逆向回转,理解结论。训练学生从顺、逆两个方向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例如: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一小时共行多少千米?解答之后,再把解题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引导学生逆向编题。如:甲乙两车一小时共行108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显然,这道题的难度要高于前一题。
 

4.一题带一类,构建小系统。例如教完简单工程问题后,可以将工程问题与工作问题及相遇的行程问题三者联系起来,这样就能用“同一知识统一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的小系统。
 

数学教学技巧二

设计教学目标要具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的主线,这个主线既要围绕教学内容,也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还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这个目标的设计就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设计出具体可行的目标呢?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其次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简单、明了、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同时也为了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掌握,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什么是圆心?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圆心能决定圆的什么?(2)什么是半径?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半径能决定圆的什么?(3)什么是直径?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我先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学生口答之后,我又问:“你能画出这些圆吗?”学生稍有些停顿,好似在思考,我趁机说出本节课的任务,并说明画圆要有哪些条件等,然后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读出这些目标,并阅读课本。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5分钟后,我让学生举手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学生口答后,我又问:“谁说说怎样画圆?”学生踊跃举手,说出了画圆首先要确定圆心,在根据给出的半径画出要画的圆。我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其实,在教学中,我并没讲解多少,而是把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的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白,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又兼顾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数学,还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效果非常好。

设计教学目标要联系实际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此,设计数学教学目标,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使之通过学习数学,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怎么用凑十法进行进位加法的口算,在进行教学时,一位教师处理得很好:他精心设计了“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张开双手,从拇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指:“一、二、三、四、五,”另一只手数“六、七、八、九”。教师紧接着问“再加上1是几啊?”学生齐答“10”“你是怎么知道的?”“9加1正好凑成10。”同时伸出双手,展示出10个手指。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游戏,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凑十法”,既简洁明了,又趣味浓厚,同时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设计教学目标,既简单明了,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理念的把握。可见,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能丰富生活。
 

数学教学技巧三

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 客观事物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具体化
 

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个课时。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 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技巧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