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点开这条找答案!
家里有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定会让人头痛不已;叛逆期的孩子不听话,你让他做什么,他偏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什么,他偏偏做了;凡事都和你对着干;甚至有些叛逆期的孩子逃课厌学、离家出走、夜不归宿……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叛逆心理,这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个特殊时期内,如何解决呢?怎么办呢?有没有捷径可走?
一、叛逆的形成与表现特征
孩子长到13—16岁时,处于一个更为强烈反抗的青春叛逆期,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二、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1、错误的教育方式:从小开始,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规矩这个词。过度宠爱就是溺爱,就是纵任和娇惯小孩子,否则很快就养成任性的心理,以后孩子会处处以他(她)个人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始终提一些不合理的的要求并不断升级和不服管教。我们可以注意对他们日常生活表现的观察,随时教育,及时予以纠正。
2、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有修养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
3、允许他失败,经历磨难和挫折:你既允许他去做事情,就要允许他失败,这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谁没经历过失败或是做过错事呢?或许你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可能更可笑、甚至比孩子更愚蠢。
4、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饭,郊游、旅行,与孩子多一些亲子活动,让自己多了解孩子一些,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5、多沟通:多跟孩子的老师或其他学生的家长一起交流,沟通,看看他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确的方式。
三、需要提醒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子女教育出了问题,不要那么强硬的态度,比如骂孩子,打孩子,赶着孩子纠正。因为这个是不可能短时间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全盘否定了孩子的所有优秀。因为他们渴望得到你们的鼓励跟帮助。说话的语气不要带着火药味。比如说,你一定要……你必须要……记得你们彼此是什么关系,要学会尊重。
千万不要当众羞辱、和打骂孩子,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忌讳要动辄说:“我拿你没办法”、“把你送人、我不要你了”、“去街头要饭、扫垃圾”、“不认你这个逆子”、“后悔生下了你”等扬言“赶出家门、不许回家”之类的做不到、不会做、也做不到的丧气话。